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网页,而是一个完整的虚拟空间。
一. 各类虚拟空间搭建
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信息正在交融,我们需要更好的审视两者,并尝试着动手搭建虚拟空间。唯有这样,教育和技术才可能慢慢联系起来。
对我们个人来说,可以开通博客,微博,微信,这就是我们的虚拟空间,我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上与人交流,不断的发布自己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免费申请一个百度云、优酷、腾讯视频等系列大型平台的一个账号,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放到百度云上,这就是我们的虚拟存储空间。
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几乎没有技术瓶颈的快速创建自己的个人分享空间。创建个人空间的难度已经非常低,不需要会编程,也不需要懂代码,可以轻点几下鼠标或者触摸几下屏幕就可以注册一个博客,申请一个个人主页,编辑QQ空间,分享朋友圈,甚至连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也不是难事。
不过我们不要以为博客、QQ空间、微博过时了,因为当初的坚持没有用了,以为当时推行这个技术运用失去了价值。恰恰相反,教师可以转移到不同的空间,并保持着专业分享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后,一个教师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表达思想,并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思想,然后在分享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反馈与提升。一个教师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可以到全国乃至世界寻找并拥有志同道合的群体。
作者在书里以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个例子,罗列五点创建思路,帮助我们打开设计虚拟空间的思维。
1. 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发布学校的官方信息,还可以发送互动问题,问“需”于学生,问“政”于家长。
2. 提供多方位的舞台
用以表扬每月之星(教师每月之星和学生每月之星);可以在平台上出报纸。
3. 学校办事咨询
在学校办事咨询方面,我们可以不断积累非常多的关键字。例如:输入“请假”,弹出请假的信息,图文并茂,一看就懂。
4. 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在教师培训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
可以把教学中更好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设计发布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让老师深入讨论和有效借鉴。
5. 虚拟现实加强
搭建各类虚拟空间难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紧密结合教育的想法,以及背后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开辟。
二. 二维码背后的连接
任何文字、图片、文件、声音、视频网址都可以变成一个二维码。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贴在实体的空间里连接的是虚拟的信息。让原本有限的实体空间信息与无限的虚拟空间信息串联一起,最终更好的实现个性化。
二维码很小却又“很大”,因为二维码背后就是一个无限的虚拟空间。如何打开,如何连接?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如何重新设计这两个空间的串联。
三. 群里的角色与规则
群的建立有时会让我们保持某种存在的关系。微信群一旦建立,群里的人员关系将会呈现出新的可能性。群规则很重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组织教学与学习活动。
四. 游戏化思想的运用
电子游戏经常被教育工作者们所忽视,他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等同于沉迷游戏,堕落于网游。但是在虚拟的世界里,游戏游戏化元素至关重要。难道电子游戏真的那么可怕吗?真的与教育和学习背道而驰吗?游戏究竟给玩家带来了什么?
1. 更满意的工作。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步骤,即时而生动的情绪奖励,感觉就像是自己的行动对虚拟世界周围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的游戏玩起来更像是一项更让人满意的工作。
2. 更有把握的成功。让失败变得有趣,我们就会继续尝试,并保持最终成功的希望,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
3. 更强的社会联系。我们越是一起玩游戏,就会产生创造全球社群的感觉。
4. 更宏大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玩家不再只是为了自己投身游戏,他们投身游戏是为了彼此,为了感受投身宏大事业带来的快感。
越来越多的游戏正在实现改变现实的意义,电子游戏的新使命——为尽量多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现实生活,正在一步步的实现。
五. 虚实结合魔法单
1. 放慢脚步,用心创建一个虚拟空间。比如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百度云,新浪微博,新浪博客和网易轻博客,优酷博客空间或腾讯视频个人空间申请。
2. 玩一玩小游戏,体验游戏化思维思维的设计与运用。电子游戏需要有体验才会有感悟,也只有体验过后才能够更好的迁移,运用游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