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公元375年)
1、
春,正月五日,大赦。
2、
夏,五月二日,蓝田献侯王坦之去世,临终前写信给谢安、桓冲书,惟以国家为忧,没有一句话谈及自己家里私事。
3、
桓冲认为谢安一向有重大声望,想要把扬州刺史的位置让给他,自己请求出外镇守。桓氏家族和党羽都认为这是重大失策,无不扼腕苦谏,郗超也极力阻止,但桓冲一概不听,对权势处之淡然。五月十日,朝廷下诏,任命桓冲为都督徐州、豫州、兗州、青州、扬州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任命谢安兼领扬州刺史,并加位为侍中。
4、
六月,前秦清河武侯王猛病重,秦王苻坚亲自为他到南、北郊及宗庙、社稷祈祷,又分别派遣侍臣遍祷河、山诸神。王猛的病情稍微减轻,苻坚就为他赦免殊死(最严重的绝不能赦免的死刑)以下罪犯。王猛上疏说:“从没想到,陛下为了救臣之命,而亏损天地之德,开天辟地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事。臣听说,报德莫如尽言,谨以我垂没之命,献上我的遗言。陛下威振八方,声名教化光耀宇宙,全国九州百郡,已经拥有十分之七,平燕定蜀,就如同拾起一根草芥那样容易。但是,善于创业的人,未必善于守成,善始者未必能善终,所以古先哲王,知道功业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希望陛下能效仿前圣,则天下幸甚!”
苻坚读了王猛的奏书,非常悲恸。秋,七月,苻坚亲自到王猛府邸探视,并向他咨询后事。王猛说:“晋国虽僻处江南,但是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死之后,愿陛下不要图谋晋国。鲜卑、西羌,才是我之仇敌,终究是个祸患,应该逐渐铲除,以利社稷。”言终而卒。苻坚从王猛去世那天,一直到入殓下葬,三次亲临哀哭,对太子苻宏说:“是上天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王猛!”按汉朝葬霍光的礼仪规格,安葬王猛。
华杉曰:
王猛的遗言,有点奇怪。他身为前秦宰相,却在临终时跟苻坚说晋朝是“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正朔是什么,就是正统,天下只有一个正统,如果晋朝是正统,前秦就是“伪政权”了。所以这话是死罪,绝不可信!王猛曾见过桓温,桓温要延聘他,称赞他说江东无人能和他相比,王猛却不看好桓温,没有跟桓温南下。
第二句话,说晋朝“上下安和”,这又不可信。东晋皇帝几乎没有一点权力,全是权臣说了算,被篡夺是早晚的事,问题只是谁篡夺而已,这算什么上下安和?
宰相临终遗言,一要留下统一天下的战略,二要举荐替代自己的人才。苻坚和王猛哭哭啼啼,却完全不涉及这两个关键问题,蹊跷吗?史家说苻坚因为没听王猛的话,出师伐晋,一战而亡,这都是根据历史,往前演绎。也可以说是因为王猛没交好班而亡呢!
要说王猛身在前秦心在晋,没人强留他在北方,是他自己拒绝南渡。那些奉晋朝为正统的话,想必是史家杜撰的罢。而没有做好自己死后的安排,则是王猛最大的失职了。
苻坚之前说找到人才,就让人才去干,自己享受生活。如今人才死了,他耍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