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有三张名片:
身材长相是父母的第一张名片
素质修养是父母的第二张名片
孩子的涵养是父母的第三张名片
昨天下午正好和孩子一起收拾书橱,看到了前段时间给孩子写的育儿日记,收拾的间隙还给孩子念了几篇,把自己感动的眼泪婆娑的,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很深情的依偎在我怀里,我们娘俩就静静的享受着那种相互依偎的感觉,温馨而美好!
腻歪过后,我乘机问孩子:写日记好不好?孩子点点头,我说:那你的日记是不是也要坚持写(画)下去啊?我们一起坚持写下去好不好?孩子很愉快的答应了。
现在,通过亲子日记、亲子阅读等美好的亲子共处时光,能够认真深入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兴趣爱好,能力表现,性格品德。
晚上第一次和小孩一起做蛋糕,高兴坏了,整个过程她都是兴奋的忙来忙去,我也乐得遵从翁老师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动手,不管做的好与坏,我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期间我们收获的不只是食物本身,更重要的是孩子亲自参与做蛋糕在体验中成长的过程。整个过程,无论孩子做的对与错,我始终是开心、平和,用微笑的目光去肯定和鼓励她。第一次做蛋糕面没发起来以失败告终,孩子开始有些小小的失望,接下来,孩子和爸爸在调侃妈妈的过程中有收获了另一种快乐,直到晚上睡觉前还在顺口胡编打油诗,用“一个周末晚上,古兰丹姆给***做了一个蛋糕,然后乖乖吃了一口如何如何。。。。。。。” 孩子在编打油诗的过程中,锻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看着开心的孩子,我在想:其实科学育儿方法就藏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验中成长,快乐中学习,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就要学会用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善于去引导孩子,学会蹲下来等着孩子一步一步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孩子在开心的玩耍中做蛋糕,同时在调侃妈妈做的蛋糕不成功的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开心了,内心得到了释放,蝴蝶效应就产生了。
三省吾身,科学育儿不是听一堂课就能学会的,科学育儿的道路真的很艰辛,要不断的总结复盘。特别是在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感觉我这个当妈的还是不够用心,没有真情坦诚的去面对孩子,没能把自己的愿望和希望真诚的和孩子沟通。翁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做给孩子看,不是说给孩子听。
不断反思自己:我当下能做的,就是静下来,蹲下来,慢慢的去观察孩子,尽量满足孩子当下安全感的需求。真正好看的是父母脸上的笑容,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学会自律,和孩子多一点沟通,少一些控制,多对孩子说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你是一个有耐心的孩子。然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小孩有时候也很听话,有时候一大早起床后自己去厨房煮汤圆、下面条,自己勾兑吃面条的调料,我出门主动和我说妈妈再见,我自己一个在家会好好的。这么好的小孩,作为家长如何不能学会优雅得体的处理任何事情呢。
每天我自己也通过日记的形式反思自己的言行,日记的方式真的能够很好地进行自省自律。
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上天赐给我一个小天使,我要学会正确引导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