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上周,非常铁的一个大哥和我说了件今年初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儿:年初在上海培训了半个多月,碰上一个女人,比他小五岁,很耐看,也很有味道,一来二去就熟了,彼此很聊得来,各方面节奏都特别搭的那种。培训管的很严,基本上就是封闭式的,两个人碍于周围的同行,就是上课的时候微信里眉来眼去,晚上没课的时候偷偷跑出去吃个饭,喝个茶什么的。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两个人都很惊奇,平时都是工作狂,突然放下一切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封闭起来,一种情愫氤氲渐起。最后一天晚上,两个人在田子坊一起逛,周围很多情侣,此情此景下,两人不知不觉就牵起了手,仿佛一对儿刚刚谈恋爱的大学生……
我调侃:哥,你不是老僧入定,西哲一霸么?你不是模范丈夫,片叶不沾么?
大哥:西哲一霸这样的词儿也就你小子想得出,从哲学角度,这个事儿涉及到价值、道德、原初意愿啊……
我:哥,你就别再扯淡了昂……
我们之间聊得深,纯属偶然,不是特别熟的时候一起喝酒,喝的差不多了,开始天南海北胡侃的节奏。大哥突然虎目圆睁,吼了一句:谁特么和老子聊聊哲学?那架势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也有点儿大了,立马义愤填膺,我擦,装逼可以,但别欺负我读书少,不就是特么哲学么?放马过来!碰巧那大哥也是康德迷,于是就康德、赫尔姆霍茨、李普曼、柯亨、文德尔班、李凯尔特……一顿神侃,后来就成了深交的朋友,这年头,能一起聊聊哲学的人,貌似真的不多了。
价值、道德、原初意愿……艳遇、牵手、田子坊……就像这些词组在一起的违和感,哲学和我们的生命也总是这样十三不搭,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可以选择抛弃,但现实遭遇的哲学映射我们无时无处不身在其中。每个人都会面对道德、价值的取舍,我无比信仰康德的道德律,所以内心反而更感谢文德尔班多些,正是文德尔班首先开启了有关具备普遍意义价值的学说,分析了意愿与行为中的善以及感觉中的美的关系,从此以价值为指向的西南学派(海德堡学派)成为新康德主义的核心堡垒,更重要的是价值指向实现了康德道德律的完满,弥合了仰望苍穹和现实生活的边界。
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统天下的今天,你没有在书架上弄上一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看点儿哲学,但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和《哲学导论》显然更踏实,更符合某种意义上的哲学追求。毕竟罗素是天才,是伟大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及社会评论家,严格说来,作为数学和逻辑学家的罗素比作为哲学家的罗素要重要得多。而文德尔班早年在耶拿、柏林和哥廷根等大学学习,后历任苏黎世、弗莱堡、施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可以说文德尔班教了一辈子哲学和哲学史,很多东西虽然质朴,但更贴合像我这样资质平庸的伪哲学爱好者,所以我想文德尔班更适合我。
至于《文德尔班哲学导论》,个人认为非常适合哲学入门,我们都知道《哲学史教程》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史,是文德尔班最重要的著作,那么其晚年的这本《哲学导论》就是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提纲挈领的总结,仿佛把书读厚再读薄。文德尔班的《哲学导论》仍然是其哲学体系的再现,概括起来就是前面说的两个字——价值,文德尔班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任何知识都要以价值为标准,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近代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说实话,看哲学,前三分钟的热度完全来自我们的虚荣,觉得那些哲学术语很酷,感觉自己马上高大上起来,然而看进去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很多人都把文德尔班当成一个教书匠,把文德尔班的著作当成是教授的讲义,好点儿的当成是哲学史,其实,文德尔班在朴实的文本形式下实现着自己的哲学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一边玩味着相熟哥们儿的上海艳遇,一边翻着这本《哲学导论》,异样的阅读体验让我突然在不可能处得到了某种类似顿悟的东西,将全书梳理完毕才明白,原来哲学还可以这样读,原来文德尔班的哲思可以这样寻找世间的映射。
▲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是哲学圈里一句很有名的提法,也解释了哲学思考对象的无限可能,没有大师可以囊括一切,黑格尔试过,也宣布过,但事实上他也不能,同样,真正的大师也不是轻易可以否定。《文德尔班哲学导论》体现了作者的哲学信念,在文德尔班看来,哲学就是理论问题和价值论问题两部分,我觉得这是哲学一路走来的必然路径,古典主义哲学在这里展现光芒,也就是康德说的“头顶天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的哲学当然也存在问题,但绝不是后面有人扣帽子那样简单,那些人说康德哲学是二元论,指得是现象和本体的区别,其实首先做出这样区分的是柏拉图,康德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又做出了这种区分。在这样的路径一路走来,才有了新康德主义时代的全面反击,而《文德尔班哲学导论》更像是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在《导论》里,文德尔班整体论述了本体论、发生论和知识论:本体论的问题,主要从实体和表象、存在的量、一神论、泛神论、理神论、有神论、唯一性、无限性、无定型、实在的质的规定等方面入手;发生论问题,主要从因果性、机械论与目的论、心物事件等方面入手;知识论问题,主要从真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对象等方面入手。不愧是讲了一辈子哲学史,各种观点信手拈来,既高扬康德理论视角,又兼收并蓄其他流派,全面而凝练,这样的功底让人叫绝。
好的哲学史就像好的哲学老师,不仅仅告诉我们哲学的流变,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哲学,如何试着去哲学地看待这个世界。“实在与表象”是康德哲学体系,乃至整个西哲的核心,但在讲述这样一个庞大体系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德尔班的师者仁心。他告诉我们通向存在的道路引领着我们的哲学思考从前科学和前哲学的观念出发,超越表象,达到形而上学:从人类关于世界的平实观念出发,并通过具体科学来改变和修正这些概念,达到未被触及的问题。这是他的哲学理解,也是一位哲学老者将一生的哲学研究路径进行了总结。
其实,很多时候,当人类的思考发展到无限的极致,我们会发现万法归宗的心照不宣,不管是儒释道的东方哲学,还是我们现在讲的西方哲学,最后都会回到一个共通的点。比如,书中作者提到的每个事物都是某时某地的某种事物,在实际情况中,这个事物的概念会有许多变化,我们发现我们在经验中知觉或假想的那些事物只是表面的观念,寻找真正的事物这个问题由此开始产生,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实体的概念。这个意义上,佛家“真空妙有”的提法,对本心的关照,在实体存在层面,与西方哲学产生了微妙的共振,而对这种关照的解读将一直伴随人类的历史,“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 我们终将碰到决定性的反例——本能
就全书的阅读体验来说,还是第二部分“价值论问题”更吸引我,这部分非常丰富,可读性相比第一部分更强,如果说第一部分在“谈玄”,那这一部分就是在“谈心”了。文德尔班对价值论的深入挖掘和建立体系,对于哲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哲学从此开始加速了“人化”过程,同时也让我们得以享受到联系实际思考哲学问题的快乐。而文德尔班对情感价值的考量尤其让人倾倒,按照他的理论,许多情感价值都可以追溯到意志或需要,因此在康德的道路上,文德尔班走的更远。
我们经常把快乐定义为意志的满足,把痛苦定义为意志的不满足,就像开篇说的那位大哥在田子坊走在了出轨的边缘,牵手的快乐源自他意志的满足。而这种意志,诸如饥饿或者异性吸引这样的感受都源于无意识的意愿活动,我们一般称之为冲动或者渴求,是对方那位“很有味道”的女子带给那位兄长作为雄性的冲动和渴求。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预设了意愿活动,并不必然存在于有意识的目的之中,但至少存在于渴求或冲动之中,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情不自已”吧。康德也似乎认可这个观点,在《判断力批判》中,他就曾提出,快乐和痛苦与其对象的目的性或无目的性相关。
于是,田子坊那温柔的一夜遭遇了我们古老的哲学问题:“人如何能够意愿他并不认为是好的东西呢?除非他已经从这个东西中经验到快乐的情感,不然他如何能够意愿它呢?”这个问题将延伸出人类亘古不变的纠结,道德和享乐,我们将何去何从,无数先人在卿卿我我中概括得到了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的理论,他们主张所有的意愿活动都来源于经验到快乐或痛苦的感情,我们在此碰到了决定性的反例——本能,每个人都有某种原初意愿。
是的,那位大哥调侃的“原初意愿”就是我们说的“本能”,而道德、本能在决定人行为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决定性的正例——价值。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在心灵中与有价值的事物紧密相连,它都会在时间进程中受到同样的价值评价。文德尔班举了形象的例子,关于金钱,一方面,某种对贪婪或贪财的心理起源的解释认为,金钱本身(作为纸片)根本没有任何价值,金钱只作为保值手段和满足人的需要的一般手段而具有价值并受人追捧。另一方面,人们熟知的基本经验是,某些事情本身没有任何后果,人们是因为它们附带的奖赏而追逐它们或因为它们附带的惩罚而逃避它们。
于是,一方面我们内心向往某种非理性和邪恶的东西,这就像非自然的激情那样,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将最大的快乐赋予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说实话,我觉得文德尔班在这个点上,他的这种内省式的理论已经超越了所有心理学解释,个人的欲望、情感和意愿都包含着对对象的鉴别,他们又都服从于更高的、更深思熟虑的鉴别体系,这就是哲学价值的核心城邦,是价值哲学的伟大开端,道德只是良知的心理本性,而我们貌似永远在“原初意愿”(即“本能”)前匍匐,瑟瑟发抖。但请永远记住,这种本能的驱使永远是意志的一种可能,“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 现实的织体中存在裂缝。所以,你好,再见。
承接上一部分最后所述,如果我们认为文德尔班对于道德律和价值论的看法就是屈服于“原初意愿”的话,显然我们是以偏概全,甚至是浅薄的。文德尔班对此完全是客观的和全面的,屈从于本能在文德尔班看来只是幸福论的利己主义形式,而真正的幸福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也就是“谁的幸福才算是幸福”的古老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关于道德原则的全面讨论,我们内心曾经纠结的挣扎在这里都能找到母体,比如,如果你像开篇那位大哥在田子坊遇到了那样一个女人,你们都有家庭,你们都是对家庭负责的人,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肉体欲求还是精神欲求,感官力量还是道德自由?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田子坊。
正如康德所说,道德就是一套审慎的体系,它告诉我们如何以最好和最安全的方式获得幸福,没人会低估这些手段对人的重要意义和对社会的价值。当我们反思人类,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真是一种可怜的生物,成千上万的人仅在这个星球上度过短暂的数十年,如果个人的幸福是所有其他人都必须尊重的一种价值,而他自己又被禁止去培养他,这也是自相矛盾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体味到熟悉的“二律背反”味道,想来文德尔班在《导论》的最后也可能有这样的纠结吧。
这种纠结,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人类思维的宿命,就像康德虽然明确指出:试图用纯粹理性解决本体的问题,必然陷于二律背反,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实践理性,即人自己的道德心,人只有通过自己的道德良心,才能达到自由。但实践理性又预设了三个前提:上帝存在、意志自由、灵魂不死,而这个预设虽然康德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论述,可是仍然留给我们一个开放式的思维结局。
文德尔班的这种纠结,可以从他的《哲学导论》的最后部分得以印证。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看,好像每一位哲学家在其著作的最后总会遇到一个终极问题,就像文德尔班这位价值论大师在最后不得不直接面对“实在与价值”的终极考问,而这种考问,我个人觉得已经超越了人类思维的极限。比如,文德尔班就在书的最后感慨:“……出于这个理由,古代哲学止步于上帝与物质的对立,或者形式与质料的对立……从普洛克罗斯到黑格尔,辩证法一直试图用正、反、合来处理这种不可能……但就其本质而言,这个终极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它是神圣之谜,标志着我们的本性和我们的知识界限……”
其实在讨论哲学问题的时候,最讨厌的是突然有人因为没看懂而恼羞成怒,然后煞有介事地说:“切,说了这么多,等于什么都没说。”但是,世上的事不是解决了才是最好的答案,我们的生活不能也不应该只剩下鸡汤和网红,我们可以为了生存而强调结果,我们也应该保留对哲学的敬畏,这才是做人应有的胸怀。更为重要的是,哲学角度上没有显性的结论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哲学地去实现自我的意志和道德,正是因为“现实的织体中存在裂缝”,正是因为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接受这种终极的不可解决性,或者说接受这种实在与价值的终极割裂性,我们才会更坦然地去选择、去取舍,我们才会在意识到家庭和责任的时候,不管网络上所谓名人的鸡飞狗跳,坦然面对自己的那一次有缘无份的无奈,才会在田子坊的暧昧情调里,和着《安河桥》冲对方说一句:你好,再见。
1804年2月12日,德国,柯尼斯堡,天寒地冻,康德躺在自己熟悉的木床上,这是他的小木床,这是他的出生地,他一生从未走出这个小镇,每天像时钟一样准时的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看来这些项目今天是没法进行了。是要结束了么?是要回顾一生了么?康德微微一笑,算了,最好的结束就是没有任何的仪式感,满是温柔……
1915年10月22日,德国,海德堡,天气渐冷,文德尔班斜靠在书房的沙发里,身体的状况让他有了某种感应,这一生波澜不惊,似乎没什么可回顾的,也许是儿时的嬉戏,也许是少年的怀春,也许是中年的钻研,也许是暮年的反思,哲学伴随了自己的一生,他望着窗外的校园,微微一笑,突然想起自己壮年时的豪言:理解康德就是要超越康德。眼中没有丝毫不甘,满是温柔……
2016年2月×日,中国上海,田子坊,天气还是很冷,一对儿奔四的男女像是大学里第一次约会的小情侣,一会儿看看这个小店,一会儿碰碰那边的纪念品,一会儿坐到风格别致的酒吧,一会儿双双斜靠在路边……整整一晚上,他们的手没有分开过,整整一晚上,他们只是牵着彼此的手……当子时的钟声响起,他们心有灵犀地彼此凝望,然后松开了手,删掉了彼此所有的联系方式,满是温柔……
只要人类永远在进行思考,问题就会不断得到新的回答,但是永远没有标准的答案,这就是哲学。
只要我们永远在扪心自问,生活就会不断给我们新的考验,但是永远没有万全的选择,这就是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