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①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②,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③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④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不曾走脱,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⑤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⑥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⑦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⑧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门子浅薄小人,急于攀附。见有了这个机会就和盘托出,给了贾雨村足够的信息。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冯渊即逢冤。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红楼梦》中男风盛行,后文多次出现。
[if !supportLists]④ [endif]英莲身份是贱籍奴婢,故只能买来做妾,非是冯渊不够痴情。
[if !supportLists]⑤ [endif]这里据门子陈述,也是薛蟠手下人动手打的。
[if !supportLists]⑥ [endif]门子没有必要替薛家遮掩,薛家确实早有进京计划。
[if !supportLists]⑦ [endif]有些托大,薛蟠倒不至于问罪,但公堂上一闹,薛家牵扯其中,面子上毕竟不好看。故薛家让王老爷出面和新任的应天府勾兑。薛蟠上京确实也有躲避官司的意思。
[if !supportLists]⑧ [endif]门子何必多嘴点明英莲身份?反而令贾雨村为难,贾雨村完全解救甄英莲并不容易。让甄英莲回甄家首先得罪薛蟠,其次贾雨村娶了甄家的娇杏是要回避的。门子终究浅薄,不会做人,难成大事。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①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那日冯公子相看了,兑了银子,拐子醉了,他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②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③去解释他:‘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④,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他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⑤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此种拐卖属非法,已成产业,是拐卖良家女孩养“扬州瘦马”,伏后文巧姐被卖。当时豢养“扬州瘦马”本身是合法的。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当时主流思想是讲因果报应的。伏后文“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第十五回,凤姐语)”。香菱的痣在眉心,一是情节需要,令香菱的身份易于辨认,二是在古时特别是唐代妆容眉心有花钿,隐喻香菱的富贵出身。香菱的悲剧命运很有代表性,出身富贵,遭突变后一生坎坷。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古时男女礼法不分贵贱都要注意。门子还俗成婚,命内人去说合理。
[if !supportLists]④ [endif]这里“堂客”泛指女性,“最厌恶堂客”是对冯渊好男风的婉转的说法。
[if !supportLists]⑤ [endif]伏后文薛蟠殴打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