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社群营销实战手册》,受益匪浅,作为19年看完的第二本书,觉得看这本书看晚了。
这本书和《运营之光》,是去年6月份,为了运营公司的一个社群时买的,却始终都没有看完。而社群运营的过程,全靠自己的本能,以前的经验,还有其他部门的小伙伴一起协作完成的。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果能够早点把这本书吃透并运用的话,成绩一定会更好。
正如书名,这本书可以堪称社群运营的武器库,秋叶大叔和邻三月把自己社群运营的干货,都写在了这本书里,并以自己运营社群的过程举例,条分缕析。
看完这本书,对现在知识付费领域的著名社群,像秋叶大叔旗下诸多细分训练营、剽悍一只猫的成长训练营,scalers的成长营,万能的大熊的大熊会等等,都能看懂。
具体的技巧都在书里,就像书名,《社群营销实战手册》,再做笔记,也不如看书详细。
不过,我看完这本书后,觉得可以用10个关键词,来简单概括社群运营的过程。
1.规划
如果你没想好,运营一个社群的长期规划,至少是一段时期的规划,千万不要轻易拉人建群。
一般社群的活跃周期,只有三个月,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如果这三个月后,群里没活跃度了,你还没有想好怎么运营,可能想再重新拉起活跃,就比较困难了
每次拉群,都是对一个人信任的消费,而这种被信任的情感,是宝贵的,也不可能拿来被多次消费。
2.成本
社群运营的成本,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除去金钱,还有精力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因此,要运用一个社群,不是脑子一热,还需要认真思考,比较。
尤其是机会成本,如果用同样的金钱,精力,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也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就。你是否有运营这个社群的必要,是否有这个非要运营的决心。
而且,社群发展越大,成本会越大。
刚开始可能是你一个人运营,社群壮大后,需要专职的社群人才,需要活动经费,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等等。
之所以提醒成本的事情,只是想说,社群运营,并不是建几个群,大家一起聊聊笑笑,一个人管理一下那么简单。
那么简单的,也不是真正的社群。
3.运营
社群运营,归根结底,还是要到运营上。
没有系统运营的手段,一个社群很难完成最初建立时,建立社群人的初衷。
运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微观方面,一个是宏观方面,二者互相影响。
微观方面,就是内容、活动、用户等具体方面的运营
比如具体到某一个项目,某一个活动运营的技巧,如何拉新,如何营销,如何推广,这些运营的手段。
宏观方面,就要放在整个社群的宏观角度,发展上。要深刻理解市场形势,发展趋势,然后思考自己的定位,运营之道。
要同时完成这二者的运营,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也需要一个好的运营团队,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4.连接
社群运营背后是连接关系,包括连接同好的一群人,连接大咖和小白,也连接线上和线下。
没有同好,一个社群是无法建立的。这个同好可以是相同的兴趣,需求,目标等很多细分。
当社群的线上活动做的很好时,就需要连接线下,这也是一个好的营销手段,会让社群的名声大增。
那些著名的社群,几乎都有线下的一些活动。
而社群连接的不止是这些,因为有了连接关系,社群才会产生价值。
5.成长
如果一个社群想要生命周期更长,就一定要社群里的大部分人能够成长。
尤其是以成长为主题的社群。
同样是成长类社群,不同社群有不同的运营方法,有的是以打卡方式,强迫输入输出,比如剽悍一只猫的社群;有的是提供资源,供人链接,这是万能的大熊的大熊会在做的。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给社群成员带来精神上、物质上、能力上这几个分类中,任何一种成长,社群的寿命,就可以延长,而且会形成良性口碑。
比如一个写作社群,参加这个社群之后,群员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有的拿到稿费,有的签约了平台作者,有的出版了书籍,这样的话,它想不火爆都难。
而不是割韭菜,割了一波有一波,这从一开始就不是社群。
6.情感
社群运营,就像一个漏斗,可以大浪淘沙,淘出来真正有才华的人。
这些人,可以通过社群,建立情感上的链接,而不仅仅是在社群中。
社群是个入口,从社群中,我们可以加微信好友,可以得到联系方式,可以线下相聚,可以一起组织活动,可以互相帮助,最后成为朋友,
当社群运营筛选出来的,这些优秀的人,建立了友谊后,他们既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让自己多了良师益友,也让自己了解了不同的领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这些人组成一个团体后,能量是巨大的。
秋叶大叔团队里很多优秀的人,就是这样被筛选出来,加入到他的运营团队中去的。
7. 团队
社群运营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想要把社群做大,就一定得有团队,做好社群人才储备。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去年负责的项目,我司就我一个人,既要写文章,做内容,还要去拉新,转化,忙的时候,根本顾不过来,还好取得一些成绩。
运营团队的搭建,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也是从刚开始就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招聘,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从自己社群中发现人才。
秋叶大叔就是这样做的,他把他的社群中,那些优秀的人才都发掘出来,充实到自己的团队中,这样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项目扩张也很快。
至于社群人才的标准和需要具备的素质,可以简单分为沟通协调,内容创作,策划执行等几类,在某一个方面凸出都可以挖掘。
8.细节
细节对于社群运营来说,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可以说细节成就社群运营。
像微信群的运营,课程流程的设计、活动的执行等过程,都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秋叶大叔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线下一次的活动中,执行人员甚至连鞋子摆放的细节都想到了,让人很感动。
细节的威力在于,你注意了,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可缺了它,结果完全不一样。
一场活动,一个流程走下来,非常的成功,完美的就像计划中料想的一样。
如果不注意细节的话,可能就会流程bug叠出,活动举行的磕磕绊绊,非常的不舒服,给人的感受,这个社群很不专业。
其实,又岂止是社群运营这样呢,人生,也是一样。
9.能量
一个成功的社群运营起来,就会有很大的能量。
这个能量在做营销,做推广的时候,会很轻易的显现出来。秋叶大叔在微博上做的“读书笔记PPT”等活动,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点赞,转发,分享,这些整齐划一的动作,可以迅速把一个话题推到一定的热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跟其他公司,做资源互换。换来的资源,又反过来受惠到社群里的人。
像秋叶大叔的社群,跟出版社合作,能够召唤很多大咖,都是这样资源互换的例子。
当社群有了这种能量的时候,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品牌了。
10.IP
社群中优秀的人,得益于社群的能量,可以借着社群的影响,增加自己的影响,形成个人IP。
社群也会力推这些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双赢的过程。
一个社群,有很多这样优秀的人才,真是幸福。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有。
很多人都是普通人,都是在社群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这与社群本身的发展,亲密相连。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的才华得到释放,能拿的出优秀的作品,为社群发展,做出了贡献,又得益于社群的推荐,就会渐渐在圈子里,在行业内有了名气,形成个人品牌。
这就相当于人才和平台的关系。
为什么现在很多已经很优秀的人,还要去参加那些知名的社群,就是这个原因,有了好平台的支持,影响是不一样的。
社群发现、挖掘、培养出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又反过来带动社群的影响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秋叶大叔自己的团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其实看一个社群的好坏,就看这个社群,这些年挖掘,成长出的人才有多少,就可以了。
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总之,这本《社群营销实战手册》,不管是在社群运营方面,还是在个人成长方面,都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路线。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吹毛求疵的人,豆瓣短评上写的那么烂?
他们真的仔细的看过这本书吗?还是说自己社群运营的境界很高。
这本书是讲社群运营的,书的内容怎么样,看作者运营的社群就知道了。
秋叶大叔自己社群操作的那么成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