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天蒙蒙亮的时候,司机出来扒活,地铁公交缓缓发车,上学的,上班的,去医院的全都早早从家里出来了,这是一个城一天的开始。
要说的是15号线,西沿到全中国的Top2大学,清华大学南门,下了地铁便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怀着朝圣的心情从全国各地滚滚而来,排队进入,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觉得清华的保安都带点知性。游客们闲庭信步,清华的学生们行色匆匆,不知道他们学校是不是常年都这么热闹。不过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学生和老师带着一股轻快的活力,上下求索是一种快乐,不得不承认这在我们学校很少看到。
我对比我小的高X说,就算从离家远近来考虑,你以后也一定要来清华,因为比清华离你更近的学校,只有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15号线东沿到顺义俸伯,附近是一排小商铺,姐夫的朋友在此开店,我曾经去帮过几天忙,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倒闭。此君很厉害,先投标再成立公司,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明面上是小商店,货架上还摆着一些办公用品,实际上基本不卖东西,好几次有人来买东西,他都把人轰出去,或者随便定个价。现在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一破小卖部搞得跟地下党组织基地似的。
清华东路西口和俸伯站之间,是朝阳与顺义的交接地带,大概在马泉营和望京一带,我朋友的家在此,此人是我高中时代的朋友(搬桌子在马路边一起吃过饭的内种),大学学的电影专业,老师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是争取每年看1000部电影,真是幸福,从此以后每次见到她,她的眼神已经变得越来越亮,不知道是不是看电影看的。不过我相信艺术与文学确实有改变人的力量。
马泉营附近高晓松的杂书馆,很亲民,没有工作的文艺青年和伪文艺青年可能经常出没于此。
对里面的书我并不太感兴趣,随手翻到一本书里一篇讲夜游神的文章,夜游神身穿紫色官衣官帽,形似巨人,满面笑容,且笑声爽朗,常常立在路边,给迷路的人指路并驱走他们身后的小鬼。
马泉营以东,后沙峪站,是我另外两个朋友的家,她们一个性格平和,一个性格狂躁,和我高中同校,偶尔会讨论一些“触及灵魂的话题”。
她们互相并不认识,唯一的共同联结就是都痛恨迟到。
我们一起上过的高中就在石门站附近,记得冬天很冷,二姨和二姨夫就近来给我送被子,还给我拎一书包王老吉。于是下了晚自习我就一边喝王老吉一边看《走上成功的七个秘诀》,还用荧光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而旁边的英语课代表正在看《小时代》。
还有一个月高考的时候我刚看到第四个秘诀,反正,我的高考并没有成功。
奥林匹克公园站经常有漫展,当我和性格平和的孙H逛漫展,发现很多角色都已经不认识,而且我们只看得懂跳舞的时候,才觉得在二次元里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那些日本漫画里的故事也不怎么吸引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