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之所悟与随想

                  关于诗之所悟与随想

                        ■巴山雪儿

       

        有人说,“作诗,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心情。作诗,是一种排解,是一种宣泄。作诗,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回忆”(引语见简书里的作者尘123123之诗观或个人为诗之简介,下同。),我看有那么一点点。

        其实写诗,也是一种与人分享你的喜悦与分担你的忧愁。不尽是自我解嘲,写诗更多的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诗和其他文学一样,其主要社会职能,是以诗教化人,从而达到美育的社会效果。于此,不少的人更懂“诗里有心境,诗里有灵魂,诗里有故事,诗里有人生”,就引来千千万万的古今诗人去写“诗里心境,诗里灵魂,诗里故事”,从而达到读者感悟“诗里人生”的社会效果。我想,这或许就是为诗的社会意义。

        于读者这方面,“读诗,是一种默契,读诗,就是在读自己。”诗,其实不仅仅只有自己在其中,更多的社会的影子在里面,诗是一种以“小我”已观沧海的,如果将读诗完全定格在“读自己”也就太小看诗了,诗人的初心是“读诗就是读社会”的。循着这条线想去或走下去,诗人的初心就有人去懂了。

        诗人的诗,其承载形式有若“顺口溜”有若“喃喃自语”,不管哪种形式,只要是真情的天然流露都行,诗也是讲究“真善美”的,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当然,暂时性的“懂”与“不懂”那不是诗之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其他方面去认识去研究去解决的“社会问题”。若是去完全怪罪于诗人(当然诗人方面也有几许),那是不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诗歌的正常运行。

        有不少的诗人,对读者读其诗时所产生的“懂”与“不懂”的问题,常常归于“不懂诗人本身”,我看不至于吧。还有诗的发展,其超前性也容易导致感悟上的断层,也在情理之中的。还有诗所承载的社会内容的多样性,也会拉大读者与诗的距离的,这就需要一个去阅读去领悟的过程。加之读者层面,本身就是多样化的。正是如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之,从产生问题的源头做起,我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好,关于诗之所悟或随想东西还是不少的,暂时书谈于此,后来再谈,请批评。


                        2017.11.23.于浙江温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记得很小的时候在某本故事书看到一则小故事:一个极其节俭的人发现了一包即将过期的感冒药,痛恨自己浪费之余,他努力...
    苏菲亲子阅读 2,166评论 0 3
  • 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没有奢望过我会遇到那么一个人,对我这般好。 这个地方,所有的人对我都很好,而你对我,最好,好到...
    七鹿酱阅读 2,256评论 0 1
  • 一些公众号并非原创,里面的内容多东拼西凑或抄袭而来的,“主创”人员哪怕是主攻娱乐的,也从未在媒体界、作家、学者圈有...
    航亿苇阅读 5,704评论 0 0
  • Black is ur colour, u will be trapped here forever; this ...
    阿九的事阅读 9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