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进学生心里,要与学生建立信任感,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心,对于内向的学生尤是如此。只有信任老师,和老师当朋友或家人,才会对老师说悄悄话和心里话。
这让我想起我们班小相同学,她是留守儿童,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能力有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们学校是寄宿式学校,住宿的学生每周日下午到校,一来就是一个星期。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普通的星期日晚上,我安排好学生准备开会,看到她哭着和我们班语文老师说她不想上学了。我当时比较纳闷:她怎么不给我说,后来听我同事说她不敢。最后由于要开例会,我就先让她去我办公室等着,想好了再给我说。等到我开完会去办公室问她,她就一直哭一直哭,也不说原因。我试着问她问题,让她回答,从而寻找突破口。一个小时过去了,她还是不说,最后我实在没什么办法了,就吓了吓她:你要不说,今晚上就和我睡吧(她比较内向,我知道她不会想和我睡,毕竟宿舍里有小伙伴们)。我说完没过一会儿,她终于开口了:她上个星期把宿舍的床铺弄脏了,不敢和家长说,所以就想到了不上学这个理由。我听到后赶紧安慰她:这不是什么大事,怎么能说不上学呢?你爸爸在外边辛苦的工作挣钱,不就是为了让你和你姐姐能好好上学吗?你的床铺今晚能不能睡,能睡的话就先睡一晚上,不能睡的话,我把你床单被罩取掉,你先睡一晚上(先劝她睡一晚上,毕竟当时已经八点了,她家离学校也不近,她爷爷身体也不好,给她送被子也不方便)。现在给你爷爷打电话,明天让他来给你送被子和床单。我以为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是她说:“不行,非要回家。”我再次开导她:这么晚了(当时已经八点了),你爷爷年纪也大了,腿脚也不方便,这么晚让你爷爷骑车来送被褥,路上多危险啊。等明天天亮了,让你爷爷早点来送,好不好?在我耐心的劝说下,历经一个小时,终于同意了。最后,小相安心的去宿舍睡觉了。
过了一个多星期,在有天早上的六点,当时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有学生喊报告。迷糊着穿好衣服去开门,开门后发现是小相。当时看到她有点生气,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昨天晚上把裤子弄脏了。听到这更是生气,怎么五年级的大孩子了,还会第二次把衣服弄脏呢?紧接着又赶紧给她爷爷打电话,让送衣服来。我让她先去上早读,到时候去宿舍换衣服。等到吃完早饭,她爷爷带着她来了,说麻烦在我这换个衣服,我当时也不好推辞,就让她在我办公室换衣服了。我帮着小相换完衣服后,她害羞的说了“谢谢老师”之后就走了。
从这以后,她变了,变的开朗了,变的大胆了,变的主动了,变的积极了……总之变了许多。比如:在校园里见我总是笑着说老师好,我也回应她。在班里的表现也有好转,成绩也提高了。(以前见到我是能避着就避着,能低头就低头,从不打招呼)。
小相的变化让我有点出乎意料,我没想到这件事对她影响这么大。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举动竟然会起到这么大的效果。我也希望她以后会更加开朗,有什么事会主动和我分享。
这应该是我走进学生心里的第一步,之后我还会走很多步,一步一步的走到学生心里,和他们一起成长。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识到:班里还有好几个像小相一样的同学,遇到像小相这类的同学时,要有耐心,并且给予她足够的爱心。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他们时,他们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因为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对自己付出很多的就是老师。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走进学生的心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师生才能更好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