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GIST的治疗与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医学界肿瘤频道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对此进行解答和分享。
自2000年第一例GIST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成功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20年了。
“GIST是较早使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实体瘤,这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借鉴,意味着所做的东西具有开创性,意味着尝试和争议。”李健教授说。
“在GIST靶向治疗领域,争议始终是存在的。”李健教授介绍,“目前最大的争议是靶向药物的辅助治疗。手术后,患者服药的目的是降低复发率,可一旦停药,就会有一部分患者面临复发。”
手术后,靶向药物究竟吃几年?目前全球的“金标准”是3年,但很多临床医生发现,3年还是短,患者停药依旧会复发。
伊马替尼耐药是GIST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药物作用机制来讲,伊马替尼耐药可能是因为继发突变点。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针对一些继发突变点有效,但有效点很少,这是目前的一个困境。
从前,国内外GIST的治疗和发展被称为“差距”,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差距”逐渐转变为“差异”。
李健教授表示,在GIST领域中国医生发表论文数量越来越多的原因有三:
其二,虽然中国GIST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医生积累的病历资料会越来越多,也就“有东西可发”;
此外,近几年我国对于科研的投入比较高,也使得中国GIST论文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现有的考核机制下,很多临床医生会急于将文章发出去,导致文章量高质不高,“优质的研究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打磨的,勿以SCI论英雄,数量上我们已经领先,接下来文章质量上也会越来越好。”
药物研发能力也在制约着中国医生的科研能力,但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善。
当一个疾病的手术模式定型后,这个疾病的发展便主要由新药来带动,过去10年中,我国新药研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自己研发的药物,尝试用于GIST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