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中的“明明德”与《老子》中的“自知者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有明德,明明德就是自明其明德,人如能自明其明德便是大人,便是君子,便是圣人。所以学做大人的道,就在自明其明德。

与老子讲“自知者明”相通,如何达到自知呢?老子讲“无为”,“无为”两字千万不要以为是什么也不干,无为是说的无人为,也就是说认识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天理),顺着规律去办事,就会无为而无不为。

那大学里面怎么讲如何才能明明德呢?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以明明德就在于诚意。那又如何诚意呢?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与道家又相通,存天理就是按规律办事,去人欲就是不要掺杂任何个人私欲。

儒家高明的地方就不仅仅讲了明明德,还讲了明明德以后的用,道家只讲到了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后面用处在哪,道家没讲,然后道家的理论就被一部分人拿去修炼内丹了,也就是长生不老之术,形成了所谓的道教。

那儒家讲明明德后的用在哪里呢?那就是在亲民!这是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的民本思想的来源,应该说民本思想的提出比大学更早,孟子先提出来,大学融进去。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不崇尚民主,而崇尚民本的根本。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从修身到天下太平,儒家给出了路线图,这是儒家的政治纲领。道家给的路线图是什么呢?四个字,绝圣弃智。

在儒家这条路线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按照这条路线走到头才算成功。对个人来说能达到修身是一种成功,对一个家族的家长来说达到齐家也是一种成功,对一国之君来说能达到国治就是一种成功。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也就是本末倒置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起吧。格物致知是对外的态度,对所有的科学知识,自然规律保持个好奇心,多学多闻。诚意正心是内在的修炼,诚自己的意,正自己的心,识得自己心之本体。

儒家多讲本末,内外,栗子随手可举,“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810评论 4 144
  • 昨晚有家长预约咨询,孩子高考后状态不好。报的二本院校去年的提档线比孩子的高考成绩要高出16分,今年的大学提档线普遍...
    朴姬淑阅读 224评论 0 0
  • 丁酉年闰六月初七,余独北上石门 ,轻车便装,一路风掣电鸣,雨落不止,虽身累然心喜,盖因师院毕业二十载 ,同窗挚友恩...
    杨树强阅读 589评论 0 1
  • 好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跟朋友合租,找到一份早九晚六的工作。每天悠闲的日子,真的好像就是自己想要的了。 好喜欢上...
    Evelynyo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