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有一份副业赚钱,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阅读成为了一种不错的消遣,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很多人把副业的方向定义为写作。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靠写作挣钱真的容易吗?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看你有没有才华,懂不懂技巧。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七堂写作课》从一定的程度上为大家整理出了七种框架,也可以说成是其中套路,也许很多人不喜欢套路这个词,其实套路也是技巧的一种,可怕的不是套路本身,而是在写作中光使用套路和失去的真情。
No.1框架式写作
框架式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妄图一蹴而就。写文之前要养成列大纲的习惯,随时把与大纲相关的内容补充进去。
比如如何写一个人:怎么认识的?当时的颜色,声音,温度等细节如何,彼此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会对此记忆犹新?
很多人都觉得要先练笔,等觉得自身水平已经达到要求后才敢投稿。起初我也抱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也许正让我们错过了很多的机遇。根据我一年多的投稿经验来看,有些平台其实门槛没那么高,可以使我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可以拿到几十元的稿费。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迈出这一步我们才会朝着更好的文字方向发展,倒逼自己学写越好。
No.2复利式写作
没有路径规划的梦想,不是目标是空想。
有人因抓住热点而一夜爆红,但如果没有持续抓住热点或建立这种专业写作的能力,那这种一夜爆红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爆红一夜”。人一旦觉得爆红是捷径,就会企图通过复制相同的模式而解决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写作变成投机。
除了个别天赋极高的人,大都数人的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需要积累的,与其挖空心思想写一篇爆红的文章,不如安下心来,写一篇让大家愿意去看上几遍,愿意去推荐和转发给朋友的文章。
很多人迷信日更,觉得日更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其实与其称其为日更,我觉得称其为日练更恰当。也就是每天都进行练笔,为自己的写作做积累。写低水平,同质化的日更基本没什么前途,更像是给自己一个心里安慰。
受欢迎的文章一般都具备人生四度:观点的高度,内容的深度,视野的广度,人文的温度。
以质量为复利的写作:一篇好文胜过100篇口水文。低质量的日更不如写一篇是一篇,追求频率永远不如追求影响力。单纯的信息不是知识,只是是有组织的信息。
No.3碎片化写作
利用碎片化时间如见已经变成一种趋势,碎片化写作就是把碎片的时间用来写作------看起来这不是废话吗?只要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就能写出好的文字吗?为什么明明自己把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了,却觉得收获甚微呢?
和在碎片时间做其他事情一样,碎片化写作的重点不是利用了碎片时间,而是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在单位碎片时间内能做哪些事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也就是要规划并管理好自己单位时间内的目标产出。
比如有5分钟的时间那就利用这个时间列出几个备选的好标题;有10分钟就列出一个大纲;有20分钟就根据大纲写出每部分的点。当然这些都是举例,每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做的工作是不同的,所以按自己能力所及来利用好碎片时间就好。
No.4 联机式写作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有些茅塞顿开。在互联网时代中,只要有网络,有电脑或手机我们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当写作遇到瓶颈或没有写作素材时,互联网就是我们的宝藏,搜索一下很可能就会找到想要的素材,搜索一下就能了解大神是如何克服瓶颈的。
有人说群聊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在群聊中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有趣的想法和故事,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部分。
同时这本书中推荐了很多找素材的网站,优化文章的小工具。
No.5结构化写作
这一章中提供了10种体裁的写作框架,让写作小白也能找到写作的方向。
①日记体
②清单体:XX年最值得推荐的XX
③语录体:最受欢迎的XX语录
④咨询体:最近有啥热点可写(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清单体)
⑤点评体:用通感的笔法去写(薄如蝉翼的金华火腿,每一口都是时间的味道)
名人做背书(XX曾经赞不绝口的一本书)
把平凡的东西升华成生活态度(一颗懒蛋蛋,解救你冬日焦虑症)
对比活用(吃了这枚凤梨酥,其他的都是将就)
⑥图片体
⑦问答体:你如何看待部分网友的剧透行为
⑧互动体:自己写一个观点,邀请读者留言互动(要有一定的粉丝数量,否则可能会很尴尬)
⑨实用体:给大家讲述一些知识或技能(为什么你写了一篇好文章,发在平台却没人看?)
⑩鸡汤体
No.6 清单式写作
清单式写作的概念与《清单革命》中的弄容相近,就是通过列出清单来防止写作过程中的纰漏和再发问题,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No.7复盘式写作
复盘是为了更好的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写的不尽人意。同时复盘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文章,更应该复盘大咖们的文章,为什么他们的文章备受追捧,同样的素材那些地方他比自己写的好,大咖用了哪些金句讲了哪些故事,为什么金句和故事时这样搭配的。前面挖的坑在后面是如何巧妙填上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同样的没有比较又怎么能倒逼自己提高呢?
读完此书,我发现单纯的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油组织的信息。写作让人收益的并非写作本身,而是通过写作培养出职业习惯。这些习惯可以被举一反三的用到不同的工作领域。看到这,你不打算翻开这本书看看吗?
哥布林读书编号:21-14T238
书名:《七堂写作课》
作者: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