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法上一个国际幼儿园,那就上不了重点小学,那孩子可能高中毕业后都考不上大学,没有大学学历,哪家公司会要他,那么这辈子就完了,以后只能去扫大街了。”
“所以。”
“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01 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
印度有个电影叫《起跑线》,前一阵非常火。
讲的是一对夫妻,家里的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夫妻对于应该上哪的幼儿园产生了分歧。
丈夫觉得上一个普通的公立幼儿园,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
而妻子却觉得一定要上重点幼儿园,她的逻辑十分清晰,就跟开头说的如出一辙:“如果女儿上不了好学校,她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会因此而焦虑,就有可能去吸毒,这辈子就完了。”
所以他们为了能上一个好学校,绞尽脑汁挤入上层社会,又为了抢一个入学名额,装成穷人住进贫民窟。
最后折腾了一圈,才发现,真正的起跑线并不是上一个好学校那么简单。
中国的家长们也是如此,对于起跑线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看北京的学区房价格就能略知一二,一个10平米的小平房,因为能上学去户口,就被炒到了20w一平,简直是让人害怕。
如果上了好学校,以后就能有一个好的人生,那么未免也太简单了。
02 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语言
如果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重要的是在婴儿阶段多跟孩子说话。
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非常惊人结论: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一致,所以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据数据统计表明,3岁孩子累计听到的单词量,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 4500万个单词,接收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 1300万个单词,相差3200万单词(英语)!
儿童出生后到3岁左右,大脑中学习到的知识量,是3岁到成年后学习知识量的总和。婴儿时期孩子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神经连接,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
3000万的词汇差距会极大影响儿童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现。
到三年级时(8岁左右),孩子之间会产生显著的“成绩差距”或“学术落差”。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早期的语言环境能够预测其日后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
所以,并不是上越贵的学校,孩子的学习就会越好,比起只提供物质支持,但没有多少时间陪在孩子身边的父母,那些经常与孩子互动,交流的父母,会给孩子更好的“起跑线”。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里。
03 有了孩子之后,才体会到什么叫无法控制的焦虑感
很多家长表示“道理都懂,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妈妈刚生完宝宝在朋友圈晒照片,别人写的都是幸福的感受,而这位妈妈写的是“宝宝出生,离高考还有6570天,我开始焦虑了!”
其实很能理解妈妈们的心情,女性本身就容易焦虑,再遇到孩子不听话,那焦虑症简直就是大爆发。
陪孩子写作业写到自己崩溃,那都是家常便饭,偶尔被请一次家长,那就像是一次核弹爆炸。
那么作为家长到底如何能缓解自己的焦虑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焦虑。
焦虑其实是因为对未来的事情不确定,而产生的恐惧。
但是事实是我们担心的大多数问题,都不会发生。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把未来一周最担心的事情写在一个纸条上,然后放在盒子里,等一周之后打开看,那件事情有没有发生,实事是95%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04 只有改变事实,才能缓解焦虑吗?
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好用的心理学疗愈法:ABC情绪治疗法。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你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在诱发事情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内在信念所决定。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我必然会焦虑,只有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我才不会焦虑。
但是当孩子学习变好了之后,视力下降了,我又开始焦虑。即使视力没有下降,也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自己焦虑。如果靠改变事实来缓解焦虑,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把发生的事情比作A,自己的反应比作C,在A和C之间,其实还有一个环节B,叫做我对这件事的态度。
打个比方,两个孩子数学同样考了75分(A发生的事情),但是两个家长的反应(C)可能完全不一样,一个家长觉得“只考了75分这孩子完了,以后考不上大学了”,另一个家长觉得“75分挺好的比及格分数高了十几分呢!”
同样一个事情,两种不同的反应,其中的变量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B)。
每当我们要开始焦虑。生气、爆发的时候,都可以深呼吸,然后想一想,这件事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几道题做不好,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跟孩子以后的人生联系真的有这么大吗?
如果没有,试着去改变你对事情发生的态度,做出的反应自然会改变。
之前一直被爸妈骗着说高考是你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是工作之后才发现,人生的转折点有无数个,高考之时其中很小的一个。
做错几道题,考砸一次试根本不算什么。但是现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为什么就不能同样的对待了呢?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起跑线永远都不是重点小学,或者什么兴趣班,父母的教育方式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