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孔子《论语·阳货》
孔子说:“一乡之中看上去老实的,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败坏不分是非的人。”
这种人也挺多见的,表面上对谁都好,或者在背后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多么好的人,四处说自己多委屈帮了别人很多忙,又或者当着人的面是一套,到背后又是另外一套,还有就是在好的时候总把自己说得多么伟大,真正的困难来临了总是第一个临阵脱逃的,这种虚伪的假好人,孔子认为这种人就是道德沦丧的贼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人没有原则,是非不分,没有对与错,没有善与恶,只要有利于自己的就去说,就去做,不利于自己的就跑,也就是说他们的标准就是不管是好人坏人,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在别人的面前展示,为的就是不得罪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好人坏人在他们的眼里转头就可以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所以,这样的人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假扮成一个好人,给自己制造损人利己的机会。就像以前那些皇协军,不得罪日本人,也不得罪中国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虚假地活着。
比较麻烦的情况就在这里,这样的人其实生活中很多,他们不一定穿着你能辨别的外衣,往往他们很会伪装,不太容易能够发现,所以一定要经历一些什么事情,或者去用事情考验一下这样的人,只有在事上经得住考验的人才会看清这个人到底是假好人还是真好人,所谓的假好人就是伪君子,表面功夫做的比较好。所以患难见真情一定是真理。
我们到了社会会遇到很多的人,真朋友寥寥无几。人有时候会把所有的人当成好人了,我的这个毛病很重,别人对我的虚情假意我看不出来,这也就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公司的发展了。我觉得人都是好人没有错,但是我们不确定这个中间哪里有坏人,所以需要各种制度来约定那些坏人做了错事情会付出的代价。现在我就明白了,我们依然要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好人来对待,这是指在心灵上,在文化上,在精神层面上,但是在实际的制度与规则上,我们应该把所有人当初坏人来写合同,签协议。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先小人后君子的说法。还有一类就是把所有的人当初坏人,就再也不做企业了,觉得别人都是靠不住的,从此认为人都是坏的。
总结下来说,这样的假好人有,伪君子有,也有正人君子,有真好人,也有真小人,有真坏人。所以这是构成世界的主要人性,我们要的不是凭着感觉去说人好还是人坏,而是用实际发生的事情,用某一种约定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惩治谁,而是要惩恶扬善,与人无关,为的是让企业更好的发展,惩恶是为了不让别人来做恶,扬善是激发所有人心里的善,去做一个真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