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比起父母吵架,孩子更害怕父母经常把辛苦与不易灌输给自己,比如“我活的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养你”、“我之所以错失成功机会,都是为了你”、“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就这么回报我吗?”……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至少对于我来说,那几乎是我童年的主题曲。
由于家里有一位敏感而强势的老妈,所以从小到大基本上我和弟弟的每一次人生转折都是听从老妈的指挥,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上哪里的学校、跟谁在一起玩等等都是由老妈做主,即使有反抗,最终也会在老妈声泪俱下的养育我们的艰苦史面前败下阵来。因为只一句“我辛辛苦苦生你养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我们就会无地自容,内心羞愧很久,然后狠狠的把自己的欲求压抑下去。于是人生的前半段,我们都似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虽然很努力,但是依旧被同龄人落在后面。
也许父母总是向我们诉苦,只是想让我们更懂事孝顺或者更能达到他们的期望,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讨债”似的爱,让我们在压抑自我中,反而平添了怨恨。
02
与我的成长经历形成极大反差的是我的老公,老公家里有六个孩子,公公年轻时在外面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婆婆则在家种地和照顾嗷嗷待哺的六个孩子。在那样的条件下,生活质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据老公说,他小时候婆婆自己忙不过来,于是六个孩子分散在姥姥家、小姨家、姑姑家各自成长,而他自己基本上在姐姐们出嫁前都是借住在婶娘家的,只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房间。
虽然生活很苦,得到的父母关爱也极少,但是公公婆婆在尽量照顾他们的同时,从来没有向他们抱怨过自己的辛苦与不易,相反家里的氛围永远是其乐融融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姊妹之间的关系融洽而亲密。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从不打骂孩子的习惯,让家里的孩子个个都乐观自信,从来不会把困难当做越不过去的坎儿,总是到哪儿都乐呵呵的。
其实生活是否艰苦,不用父母说,孩子自己也会感受到,最怕的是父母一遍遍的给孩子灌输因为要养他,生活如何艰难、自己如何辛苦,这不仅对于改善生活无益,还让孩子产生负疚感,误以为造成眼前困境的罪魁祸首是自己,从而不断压抑自我,把自己陷在自卑里无法自拔。
03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美甲店,小女孩长得乖巧,却吵极了,开头她挑指甲颜色“妈妈你涂这个粉粉的”,周围人笑她“真有主意”,一旁玩手机的妈妈也随声附和道“是吗”。后来小女孩话越来越多,还一直喊叫,妈妈终于忍不住对她说:“你太吵了,大家来这里是休息的,你安静一点”。这时只见小女孩严肃的对妈妈说:“我陪你是为了来玩的,不是来听你教训我的”。
有时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是我们生、我们养的,所以理所应当对他们有绝对的话语权与决定权,但却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拥有的权利,忽略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快乐与圆满。所以我们会为了让孩子听话,一次次的用“你吃我的穿我的,所以我说了算”来迫使孩子屈服,会为了让孩子完成我们的愿望一次次诉说自己生活的不易,却忘了孩子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启迪。
著名的心理学家胡慎之说:“在讲究付出的关系中,没有受益者”。亲子关系亦是如此。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共同进步的,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肆意的压制贬低对方。父母与孩子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人生功课,然后相互学习与借鉴,才能不断拥抱更好的自己,同时让彼此的生命更加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