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月刊》2014年7月刊发
小男孩家门外有一株槐树,是他五岁时和爸爸一起买来种下的。第二年,槐树就生出一堆旁枝侧干,有了一片小荫凉。又过了两年,槐树就长到碗口那么粗,出落得枝繁叶茂,投下的荫凉也越来越阔,小男孩经常来树下乘凉、读书、写字。
三年来,槐树过得平平淡淡,除了努力长大,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直到有一次,小男孩摘下一片槐叶,吹出了音乐。
“真是神奇呀!”槐树感叹,“原来我的叶子在他嘴巴里还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
那一年,槐树还开花了,花朵一簇一簇的,雪白雪白的,散发的清香飘遍了院子。小男孩见了心花怒放,和奶奶一起采摘了不少,无论是生吃,还是蒸着吃,都觉得美味可口。
小男孩的一家对槐树赞不绝口,槐树心里美滋滋的,但槐树最期待的还是听音乐。
悠扬,悦耳,今天小男孩很开心。槐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天上飘的云:“你听出来了吗?今天小男孩一定遇到了开心事!”
“哦!”云飘走了,她急着去别处下雨,没工夫来鉴赏。
“我就猜你听不出来,因为他用的是我身上的叶子!”
平稳,舒缓,今天小男孩心如止水。槐树把他听到的感觉告诉了来他树上寻觅虫子的鸟儿。
“兄弟,你听出来了吗?树下的小男孩心思平淡,我仿佛看到了安静的湖面!”
“不可能,湖水离你这里很远很远,就算我站在你身体的最高处,都看不到呢!”
“我是说‘仿佛’——算了,我知道你听不懂,他又没用你的羽毛吹奏!”
鸟儿没有搭理他,飞到云里去了。
低沉,悲伤,今天小男孩脸色铁青,走出门外的时候刚擦干眼泪。槐树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了小男孩家的猫,他正在张望着高空的鸟儿,很渴望抓到一只。
“活该,他可没少捉弄我!”
槐树很伤心,既有被音乐所感染的成分,又有被猫的话所伤的因素。
几年后,小男孩长大了,要去远方读书,每个星期才回来一次。槐树总是期待周末的到来,一般情况下,周五的傍晚就能看到他,第二天就能听到美妙的音乐。
又过了三年,大男孩去了更远的地方读书,等他回来时,槐树的叶子都落光了。过完了年,不等槐树发芽,他就又匆匆离开了家。
一年没听到自己的叶子发出的音乐,槐树心里很空虚,尽管他每年都能按时生出洁白的花朵,得到人们的夸赞。
第二年夏天的时候,他终于再次回来了。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家中忙碌,槐树不时念叨着,盼着他快点儿走出门外,走到树下,踮起脚尖,伸长了胳膊,摘几片叶子。
遗憾的是,不知道是大男孩成熟了,还是忘记了,他整个夏天都没有这么做。
后来的几个夏天,带着同样的期盼,却换来了同样的遗憾。转机发生在一个大女孩身上,她跟着大男孩一起来到了他的家中,大男孩带着她在树下乘凉,还给她吹奏了一首曲子。
槐树既兴奋,又失落,兴奋的是终于听到了久违的音乐,失落的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听不懂大男孩的音乐内涵,不,她能听懂,能听懂这首曲子是在表达对大女孩的爱,可是槐树却觉得酸酸的。
之后,大男孩再也没有来树下摘叶子,再也没来吹奏什么音乐了。
一年又一年,槐树都在平静中度过,她的身体渐渐不如以前结实了,一只鸟儿在她的躯干上叨了个大窟窿,并在里面做了一个窝。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鸟儿消失了。
“是不是被猫抓吃了?那只猫兄的子孙一直都有这个爱好。”槐树整天胡思乱想,东猜西疑。
“这声音真讨厌!”槐树听到了“呼呼”的声音,是风灌进了空鸟巢。
一瞬间,槐树年轻时候的经历又浮现在眼前,一个小男孩站在树荫下,吹着槐叶,动听的音乐环绕枝头,三日不绝。
如果槐树有眼泪的话,她这会儿一定老泪纵横了。
不久,槐树生了病,越来越严重,在一场暴风雨中倒下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由一个人推着,来到了这片曾经有一棵槐树的地方,后面跟着一群人。
他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下站了起来,还颤颤巍巍地走了几步。
“我在这里曾种过一棵槐树,我经常在树下吹叶子,咱们的家以前就在槐树旁!”
大家在这里凝视了一阵,又推着老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