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时候加锁?
在InnoDb事务中,行锁是在需要的时候加上的,但并不是用完马上释放掉,而是等到事务结束时才释放。这就是两阶段锁协议。
最佳实践:在事务中如果需要加多个锁,尽量将影响并发度的锁往后放,以减少持有锁的时间。
2、InnoDB行锁算法有哪几种?
InnoDB中行锁有三种分别是,
record lock:单个行记录上的锁
gap lock:间隙锁,锁定一个范围,但不锁定记录本身。间隙锁只会阻塞间隙间的数据插入(insert)。多个间隙锁获取操作不冲突。
next-key lock:record lock+gap lock,前开后闭的区间。
3、行锁的实现
加锁的对象是事务。
- InnoDB通过给索引项上的索引加锁来实现行锁。这也意味着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才会被加上行锁,否则InnoDB将使用表锁。
- 索引不仅包括主键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都可以使用行锁
- 只有真正执行计划用到的索引才会被加锁,条件里面包含索引列的语句在执行时不一定会用到索引,可使用explain分析具体的执行情况
4、InnoDB是如何加行锁的?
select语句显式加锁:
//共享锁(读锁)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互斥锁(写锁) select ... for update
更新操作(update)和插入(insert)操作会自动加锁
加锁规则:
1.加锁基本单位是next-key lock,即前开后闭区间
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3.索引上的等值查询,给唯一索引加锁时,next-key lock退化为行锁
4.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时且最右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next-key lock退化为间隙锁
示例:在innodb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下
建表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1)示例1
begin;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7
加锁: id索引的(5,10)间隙锁
2)示例2
读锁 索引c (0,5],(5,10)
分析:根据加锁规则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在c=5的等值条件下,会去找索引c, 在索引c上加锁,并不会在主键上加锁.因此sessionB走主键索引更新没问题。注意: 若改成for update,那么系统认为会更新数据,会在主键上满足条件的行也加上锁。
3)示例3
加锁:主键索引:[10],(10,15] 扫描到10时按等值加锁,扫描到15按范围加锁
4)示例4
索引c:(5,10],(10,15] 主键索引
id:对应行锁(写锁)
5)示例5
insert into t values(30,10,30);
加锁:索引c,(5,10],(10,10] ,主键:id对应行锁
分析:加了limit2之后,在查找到第二条满足条件的c之后就停止向后搜索了。因此在在删除 数据的时候尽量加 limit。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删除数据的条数,让操作更安全, 还可以减小加锁的范围。
5、不同隔离级别,加锁策略和一致性读区别?
6、死锁出现的场景?如何解决?
死锁(Deadlock):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事务执行过程中,因争夺锁资源而造成相互等待的现象。
解决方案:
- innodb_deadlock_detect:innodb配置开启死锁检测,默认开启。
-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配置获取锁的最大等待时间,默认50s
- 减小锁的范围:在使用有锁的语句时,尽量减少锁的范围,加锁语句使用索引
- 减少锁的时间:获取锁的语句尽量放到事务后面执行,尽量只把必要的语句放进事务
- 多个事务尽量按照相同顺序获取锁
参考:1、https://zhuanlan.zhihu.com/p/29150809
2、林晓斌-MySQL实战45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