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本: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日】

 ‘抱歉,辜负了你的隐喻’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村上春树的书,和《挪威的森林》一样,没有读出太多深层次的意义。不善于联想和这种层层叠叠的隐喻,仅对文本有了一个初浅的了解,这次的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某些个点来说一下自己的获得。

故事是由两条线组成,一个是15岁离家出走迷失的少年卡夫卡,一个是失去记忆简单纯洁的60岁老人中田。卡夫卡的世界中充满着冲突,中田的世界按部就班又随性。这是两个年龄段的别样人生。

卡夫卡15岁,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父亲的诅咒,这是否是每一个即将成人所拥有的共同点:希望摆脱家庭的束缚,冲向自己的未来?自我意识,童年缺失,父亲的羁绊,青春期性冲动。编制了这样一个迷失的个体。他是独特的卡夫卡更是普通的那个青春期的少年。这次的经历是他在寻找自我认知的一趟旅程吧。他遇到奇妙的人,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魔幻的故事里提到了几个象征。

一是阅读。故事很多的场景都是在图书馆里面,甚至是到了森林里,还是离不开书本的陪伴。当然到了内心最核心的深处,就会发现书本不存在了,阅读重要,感知更重要吧。

二是音乐。通过里面一个卡车司机的经历,一段奇妙的旅行,一个不同寻常的老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的享受美好。他曾经说过,这是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体会不到的。这是由于他更接近于生命的意义了吧。那个只知道赚钱开车没有时间花钱的工作也一并放弃了。

三是森林。大曾经好几次警告卡夫卡,千万不要到森林的深处去,那样很容易迷路的。一旦进入探究内在的征程,迷失应该是一个常态,到达卡夫卡最终离开的那个世界,如同守卫的两个士兵说的那样,不是人人都能到达那样的深度。

卡夫卡最终回归了他原来的生活,继续他的学业。只是心态该会大不相同了。他的少年时代的所有迷茫,似乎已经寻找了答案。至此他已经长大了,告别过去的纯真与美好,继续向前。

更喜欢平行的另一个故事。中田由于9岁时候的一次意外,失去记忆,失去认字能力,甚至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应该算是一个异类了吧。他简简单单,按照自己的心性做事情,常常说的话有些神神叨叨的。不在乎未来,他常常说,中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到时候就知道,说不出原因,时候到了就是知道。对,就是这样一个靠着感觉生活的人。似乎才是“正确‘’的生活,星野跟他同行了很久,从对他个人的好奇,到体会生活的真谛。

书里还有三个角色,也非常有意思,都是不同的寓意。作为母亲的河伯,卡夫卡恋着她恨着她,最后算是得到了和解。作为姐姐的樱花,在卡夫卡需要的时候,给予无限的关怀。以及似友非友的大岛,能够理解和陪伴。

最终卡夫卡和自己的成长和解,中田也在完成“使命”之后,安然离世。

2017-12-1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