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深爱着足球这项运动?因为他不仅展现了球员们励志的奋斗故事,还寄托了我们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无论今晚你支持的球队是胜是负,都希望今天晚上的感悟能够帮助你勇敢面对明天早上推开门之后真实的人生活。——贺炜
一 客厅里,遇见青春
“我们青春完美落幕了!”好友在世界杯阿根廷夺冠后,更新了朋友圈。一席话,堵在我心里,总感觉想说些什么,也想发个朋友圈,可想了一想,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似必然。遇见卡塔尔世界杯的时候,我37岁。遇见下一个世界杯的时候,我应当已经42岁。
似偶然。距离上一次比较完整地看世界杯,是在2002年,正好过去了20年。
时光荏苒,转瞬已至不惑之年。想到此,心中不免生出一丝黯然。
我一直只承认,自己是个九流球迷。喜欢的,似乎确凿不是足球,而是那些个人。那些个曾经在青春时出现,譬如马拉多纳、贝克汉姆、齐达内,那些个与青春三天前正在挥手再见,如今已经渐行渐远的,比如,C罗,比如梅西。这一次,我为看C罗而来,为看梅西而来。哦,还有一个人,内马尔。都是已过而立之年的人。至于姆巴佩,真的不好意思,我只是个九流球迷,实在不认识。客厅的电视机屏,看到他们在绿茵草地上奔跑,虽显疲态,却毅然担当。
我仿佛遇见了自己的青春。这个甚至还没来得及招呼,就匆匆擦肩而过得家伙!
二 遇见世界杯,一度以为遇见整个青春
2002年,中国队打入世界杯。那年我高一。
对足球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我,在同学的耳濡目染之下,抱着青春的潮动,连着翘课好多节,看了不少场比赛。几十上百人拥挤在逼仄的小餐厅里,光着膀子,吊着拖鞋,蹲在角落,架在椅靠,满满当当。老板大方地抱出大西瓜,杀成一小片一小片的,乐呵呵尽量人均有份。可惜僧多粥少,引起大笑起哄。这时候,家底厚的陌生的同学站出来,大方地甩出二十元,“老板,给兄弟们再来两个!”又引起大家一阵闹堂。
那一年,我见识了桑巴舞蹈,见识了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见识了齐达内的气定神闲,见识了罗纳尔多的单刀直入;看到中国队打到门柱那一刻,网框近在咫尺,全体惊呼,扼腕叹息;看到巴西队捧起大力神杯,卡洛斯、小罗,当然还有罗纳尔多,油然生出一股豪气。
一度以为,遇见了整个青春。
那一年的青春,是飞火流星。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年少轻狂。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意气豪迈。是“世人熙攘,关我屁事!
三 庆幸,我曾共同拥有青春与世界杯
2002年之后,再看世界杯,是2006年。
那一年,我大二。陌生的城市,我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望着眼前的车水马龙、红绿灯闪烁,壮怀激烈,心躲阑珊。
时隔4年,少了中国队,便少了些许兴趣。因贝克汉姆而关注的英国队,一路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终因贝克汉姆受伤,鲁尼红牌,黯然止步八强。寄予厚望的熟知的雄壮桑巴军团,终敌不过齐达内领衔的高卢雄鸡,铩羽而归。
这一年,C罗和梅西开启了世界杯之旅。C罗听说过,那时候大家叫还在曼联的他小小罗,籍籍无名于两个“罗纳尔多”之下。梅西,我却不认识。
他们,与我一起,开启了青春之旅。
这一年,对世界杯的最深刻印象,只剩下,齐达内光头重重地顶在某人胸口,黯然下场,大力神杯拱手相让。那个满嘴污言秽语的人,即便捧起了大力神杯,也得不到大力神杯。
那一顶,也重重地顶在我的心间。英雄迟暮,青春如流,撞得我满怀。我试图把它握在手里,却如指间之沙,握得越紧,流得越快。待到手中空空,才发现,背上已经背着满满的行囊。
青春,与世界杯。原来,我曾经都一起拥有。
四 我的青春,在边关;我的青春,叫十年
铁打的世界杯,流水的青春。
岁月,一旦开始步入社会,就像进入了快车道。
其后经年,兜兜转转。每逢世界杯,纯粹为了参与感,或看几场以示看过,或买张彩票,好歹算是参与过。
就在昨天,本泽马宣布退出法国队:我写下了我的故事,现在我的故事结束了。我不认识本泽马。
却有幸,在我的青春时光,写下了属于自己平凡的故事。
青春里的那个我,留在了边关,再也没有离开过。
多少次,梦回东冲,明媚的阳光撒在海面,金光粼粼,鸡公山下,渔排成城,浪花卷起,一尾黄瓜鱼跃出海面……
多少次,重爬太姥,穿梭于嶙峋痩石之间,寻找远去的传说,登临绝顶,苍山如翠涌入眼帘,晴川湾碧波潮涌,歌罢向东……
有幸,我的青春故事,在海边,在笔尖,在恬淡岁月中写下自己热爱的章节。
章节的名字,叫《十年》。
五 从梅西,我们看到梦想;从C罗,我们看到自己
得偿所愿,梅西捧起了大力神杯。
此刻,暌违8年的夙愿,终于得到回报。青春的梦想,终于结成了金黄稻穗,被他抱在怀里。
也许,远在千里之外的C罗,此刻也站在电视机前,默默地看着这个曾经与他并称“绝代双骄”的人,亲吻他梦寐以求的大力神杯,回想起自己多年来的苦苦追寻,回忆起那倔强而永不认输的自己。
人们总习惯去把C罗和梅西作比较,又习惯去抬高梅西,抬高他的天赋,抬高他的魅力,心疼疼于他仅与戴冠球王一步之遥,感叹于他像个众望所归的大将军,带队出征,终勒马瀚海,封狼居胥。或许,梅西的身上,大家看到了梦想。
而从C罗,看到的则是自己,曾经的自己,或者是自己的曾经。
自己又怎么会仰视自己?
自己又怎么会抬高自己?
自己从来只是讨厌自己的,不是吗?
讨厌那个左冲右突找不到前路的自己,讨厌那个不断背负不断放下又不断背负的自己,讨厌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却仍然觉得一无所有的自己,讨厌那个不被他人喜欢的自己……于是,梅西的登顶,成了众望所归;C罗的黯然退出,也成为了理所当然。
六 挥别青春,大步走出家门
这个世界杯,我还认识了一个人,莫德里奇。
很抱歉,认识的太晚。
也莫名的心疼。
这个年龄已至足球生涯夕年的老将,从未停止过奔跑。我甚至不敢直视他的眼神,总害怕,从他深邃的眼神中,映出自己的身影,映见与自己正挥手告别的青春。
很多年前,曾在日志中写下一句:既已踏上戈壁,唯有豪饮狂风,与狼共舞。
如今,戈壁之行,渐走渐远,没有狂风,没有狼群,唯有自己,还有家人、在世界杯决赛这一天,我还看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水之道》,虽不喜于它一反第一部“和谐共生”的大利年,而是像《速度与激情》系列反复老调常谈的“家”理念。却也深深的认同。
回归,回归。
时光如大江东去,一去不回。
却是该回归的年龄了。回归家人。回归脚踏实地。不再像个老农般,锱铢必较地盘点着自己的过往,索性摆摆手,让过往的过往,让该来的来。
此刻,我也终于与犹倔强不承认年龄的自己,挥手道别。
挥别世界杯。
挥别那曾经的自己。
让青春,且留在客厅做客。
把门打开,让未来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