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已经是一年零六天前的事了。我终于在又一年的毕业浪潮中想要写些东西了。回忆也罢,纪念也罢,都是青春。
翻出毕业照,一个一个看过去,有些暗自庆幸般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同学的名字都还记得。再打开QQ,突然发现,刚毕业时每天热闹的班级群,已经很久悄无声息了。寒假回去的时候班长说,要不要聚会,是的,毕业前夕,我们曾抱在一起痛哭,不管身在何处,必要一年一聚。我怕是薄情的,毕业后主动见过的朋友,不超过十个。问及身边的朋友,回答却都如是。
可我们的高考啊,我们的青春啊,也因为这群或许再难相见的人闹哄哄过啊。
成叠的试卷,每隔几天就要更新的试卷夹,摆满整张桌子的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右手边的苦咖啡,头顶吱啦啦却毫无作用的老风扇,黑板左上角的高考倒计时,深夜凌晨的台灯。也许这是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回忆吧。
记得考完文综回学校的车上,我因为发现一个八分的题没有来得及做,瞬间崩溃,那种揪心的感觉,依旧历历在目,脑洞大的我瞬间脑补了所有失望的眼神。我趴在车窗上,甚至有跳车就此将自己解决了的冲动。一个平常没怎么说过话的同学坐在我旁边,在嘈杂着飞纷着压抑气氛的车厢,凑到我耳边说,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我忘性大,早已经忘了她讲过的是哪个笑话,但当时突然的安心与温暖,至今难忘。回头再看,曾经视做比生命还重要的事,也只是一个坎而已。顶多是人生的一个坡,哈哈。
高考前夕,我们不顾校方反对撕书,从一个班的一本书,到整栋楼的狂欢。三年前,我就站在这栋楼下,看着又哭又笑的毕业生,一本本撕掉自己曾经当做宝贝的资料。有人大喊,我们毕业啦,从刚开始的兴奋,到哽咽。我把所有的书都两毛钱一斤卖给了宿管阿姨,我三年的泪水和汗水,廉价的卖了十二块钱。
高考完那天晚上,我们没有预计的释放三年压力的狂欢,一顿散伙饭吃的像是从此永别。从酒店出来,三三两两的告别,拥抱一个个从越来越熟悉到从此以后越来越陌生的同学。我和闺蜜在广场上坐小孩子的碰碰车玩,用刚刚卖书的钱,十二个硬币。
是谁突然唱起的歌,胡夏的《那些年》,“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里你青涩的脸”。我们宿舍六个人,一人一瓶装作叫青春的酒,走了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唱了一路的歌,车来车往,像是满载着我们的三年呼啸而过。那天晚上凌晨,我和室友把这三年所有的照片都看了一遍,从第一次宿舍合照,到千手观音,医院合照,毕业照……九百多张,边看边笑边难过。又一起听电台,讲的莫言《我陪女儿高考》……凌晨四点多才睡,睡了两个小时又爬起来,收拾东西,这个不要了你带走吧你以前不是最想要吗?这些都算了吧以后也用不上了……我们的407,现在住着新的女孩,有着新的故事。
2016年九月,我们正式分道扬镳。班长去了南宁,旺仔去了上海,大牛去了北京,爱莲因为尧十三的《兰州,兰州》去了兰州,大花和军霞去了南昌,欣去了景德镇,小马去了宜春……还互相打趣说,以后我在中国遍地是同学啊。
读大学后有天弹着吉他唱朴树的《那些花儿》,却突然失了神。“我们就这样,散落在天涯。”
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只愿我的鱼儿们,能在自己的海里,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