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需要谈判的地方,别把谈判想得太高端,你到衣服店里买衣服,讨价还价就是一个谈判的技巧。
为什么我们现在这种与人沟通的谈判技巧越来越差了呢?
有可能是,我们现在很多店面都不允许还价了。
以前,我们买菜去菜市场,可以还价,还可以抹零,顺便还可以让老板送几颗葱。
现在,我们去超市买菜,别说送葱,少一毛钱都不行。
以前,我们去买衣服,会和老板天南海北的聊一通,然后说谁家谁家的比你的便宜,你不给我便宜点,我就走了。结果就真的往外走,往往会被喊回来。
现在,买衣服到商场,明码标价,不还价,店员不和你聊,直接上价值,品牌呀,外国多少多少家店呀,你都还不好意思还价,一还价,店员还会说错过今天明天就不打折了,瞧那意思是,你爱买不买。
以前,我们去饭馆吃饭,吃完结账时还可以少个5块10块。
现在,我们吃饭叫外卖,问骑手什么时候到,太远了,还要加运费。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有沟通困难症,不好意思开口提要求,为什么? 缺练。
有时候要你如实的对别人提要求,往往得不到你满意的结果。
像我,作为一个网络维护员,在工作中如果我申请要购买10个鼠标,我们的采购员一般只会给我买3个,说是钱不够了,先顶一下,不够再买。然后等我鼠标什么的不够用的时候,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然后再去找他买,很麻烦的。
生活中也是一样,你有没有遇到过明明想去武大看樱花,结果被拉着去了自己家旁边的公园看桃花,反正都是花嘛。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过这么一段话: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留面子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一项“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的研究实验。
他将一批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为两个小组,首先,对第一个小组的实验者说,要他们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作,而且没有任何回报。
结果,大学生们都以各种理由断然拒绝了。
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需要耗时两个小时。结果有50%的大学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接下来,他向第二组大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时,却只有16.7%的人同意去动物园。
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的产生,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内疚感。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时,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会感到非常内疚。这时,如果对方再次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人们为了恢复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便会欣然接受。
而中国人这种好面子的习惯太普遍了。
当你手头紧张,需要找朋友借钱的时候,如果你这样问:“嗨,老朋友,借100块钱给我吧?”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借钱干什么,我还缺钱呢!”
可是,如果这样说:“老同学,我最近手头很紧,借1000块钱给我救急,行吗?”“什么?我哪有那么多,我也正用钱,最多只能借你100块!”你心中窃喜,这不正中你的下怀吗?更有可能不是借,是直接给你100块都说不定,当然这有点无耻。因为他拒绝了你,他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会产生想给你补偿的心里,给你留点面儿。
这就是所谓的欲得寸先进尺。
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对别人用这招,别人也可能对你用这招,如果哪天有人问你借1000块的时候,你别那么傻傻的说1000块不可能的,最多100好了。那样你就中计了。
那么你从现在就可以开始留心一下,有没有人向你用这招呢?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