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的一则新闻,刺痛了许多人的心:
河南的李女士近日突然发现,女儿的眼睛里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小纸片,一个多月的时间,小纸片竟有几十片。
7 岁的多多哭着告诉妈妈,有一天她被两名小男生按住,另外一名小男生则负责往自己眼睛里塞纸片。
李女士找到校方。校长承认,确实有三个孩子往多多的眼睛里塞了纸,但表示这只是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令李女士最痛苦的是,目前女儿视力严重下降,未来还会不会进一步变差,也是未知数。
我看后就一个感觉:欺人太甚!
我的眼睛,哪怕进了个米粒大小的沙子,都难受得睁不开。实在难以想象,年幼的多多是怎样忍受眼里有那么多纸片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而校方解释却令人失望——闹着玩。
幼小的孩子,不懂是非,不知何为同情,伤害起同类来,毫无愧疚之心。
然而,比校园暴力更伤人的,是大人的冷漠。本该保护受害者的他们,却站到了施暴者一方,助长了他们的恶行。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少年时代。虽然我不曾卷入校园暴力,但我曾是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01
小学六年级时,班上有个女生叫瑞瑞。
瑞瑞成绩不太好,人却很善良,我和她是前后桌,关系不错。
令我很奇怪的一点是,总有同学神神秘秘地问我:你怎么老跟“蟾蜍”一起玩啊?你就不怕她用“毒液”传染你吗?
刚开始我不知道他们在说谁,又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听明白了。
原来,因为瑞瑞脸上痘痘多,他们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蟾蜍”,说她的痘痘,是蟾蜍身上的包,有毒,会传染。
慢慢的,全班除了我,没有人跟瑞瑞玩了。同学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她,男孩子们更是拿她互相调笑:
“喂!你老婆是蟾蜍!”
“我X!你老婆才是蟾蜍!”
少年人的恶意,往往以玩笑的口吻表达,却是那么直来直去,戳人心尖。
瑞瑞变得自卑,胆小,不爱说话。好几次我回头,都看到她伏在桌子上,肩膀一抖一抖地在哭。
我看不下去,跑去告诉了班主任。当时的班主任是瑞瑞的亲姨妈,我以为她会心疼外甥女,会告诫全班同学不许再欺负她。
没想到她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你回去吧。
我不甘心,又说了一遍:老师,你要为瑞瑞做主啊!
老师漫不经心地笑了笑,好像是笑我太较真。她说,哎呀,没事,同学之间闹着玩的嘛。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尊重的老师,好像变了一个人。
自以为是的大人啊,你永远不知道,你们口中的“闹着玩”,会给一个孩子心里,留下多深的阴影。
如果说,瑞瑞遭受了暗无天日的语言暴力,那么我的初中同桌小简,恐怕更加不幸——她遭受过残忍的肢体暴力。
02
初二那年的运动会,小简代表我们班级参加女子800米赛跑。一开始,小简遥遥领先,中途,她开始体力不支,被第二名迎头赶上,观众席的同学们看得心焦。
一名男同学Z忍不住闯入跑道,抓起小简的手腕,带着她跑,不过很快被维持纪律的老师赶了出来。
没想到,这短短十几秒的“牵手”,却被Z早恋的小女友看到了。这个女孩找了一群校园混混,在放学路上把小简截住了,而我正和她结伴而行。
留着爆炸头的女混混们叫我让开,说此事与我无关,叫我少掺和。我死死拦在小简前面,不让她们靠近半步。
其实我心里很怕,手也一直抖。如果这么多人,真的打我们两个,想想都知道,那些拳脚落在身上该有多疼。
千钧一发之际,副校长骑着自行车路过,问道:孩子们,你们干什么呢?
没等我们开口,那些混混赶忙说:老师,我们正在商量,元旦联欢会出什么节目呢。
眼看副校长的腿跨上了自行车,我终于鼓起勇气喊道:老师,他们想打人!
副校长的腿又跨了下来,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他过来简单问了下情况,然后就让那些混混走了,留下我和小简。
我们回到副校长办公室,他问我们,那些要打人的同学都叫什么名字,小简吓得说不出话,我一一说了,他也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出了校门,我信誓旦旦地对小简说,你放心,有了副校长的保护,她们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我发现同桌的小简脸色苍白,一直在流泪,不管我问她什么,她都不说。有个同学告诉我,前一天下午刚学后,那些混混把小简拦在一个角落里,狠狠地打了一顿。
我问这个同学,副校长没找那些人谈话吗?没罚她们吗?她说,没听说啊,她们一直好好的呀。
我不知道,我还能为小简做些什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见到副校长,再也不跟他问好了。
03
今年5月29日,太原师范学院大二学生王芝芝,在微博上自述长期遭受来自室友李某的“校园暴力”。
李某不仅给芝芝起侮辱性外号,还经常以玩闹形式对其进行身体上的攻击,多次胁迫扒芝芝衣服并录制视频,甚至将偷拍裸露照片和视频上传至多人群聊,其行为导致芝芝患重度抑郁。
遇上如此过分的室友,真的难以想象,这个刚成年的女孩,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而学校的态度更让人寒心——发动在校学生学生,指责芝芝事先不告诉学校、不报警,擅自发到网络上的行为不妥,并要求芝芝删博,道歉。
芝芝擅自发微博的行为到底妥当不妥当,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从小到大,旁观了多起校园暴力事件的人,我只想问,告诉学校,有用吗?报警,有用吗?
记忆倒回遥远的小学一年级,那个红帽子的女孩长什么样子,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顶红帽子,她戴了很久。
她是我隔壁班同学,我本来不认识她。然而有一天,全校都知道了她。
和她同班的一个男生,经常欺负她,一开始是小打小闹,那天课间,男生竟从二楼扔下一块砖头,不偏不倚砸在她头上。
老师让我们都回教室,可能是不想让我们看到血腥的画面。不知是谁报了警,警车开进了学校。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后来的后来,我们上了二年级,女孩来上学了,她留在了一年级,头上戴了一顶红帽子。有同学悄悄告诉我,红帽子下,有一道可怕的伤疤。
而那个用砖头砸她的男孩,跟我们一样,上了二年级,这件事,似乎没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每当网络上出现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评论区里的人都在心痛。我们心疼这些弱小的孩子,他们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
可我们同样也很无助。作为成年人,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弱小的他们。
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收起自己的冷漠,收起那句轻描淡写的“孩子们闹着玩”,别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校园暴力的“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