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餐时,一个同事说孩子学校今天有儿童节活动,要求家长出席,但是夫妻俩最近都很忙,只好缺席了,孩子很难过。同事讲起这事的语气很平淡,完全不认为这次缺席有什么不妥。作为一个从小内向敏感,现在也每天注意体察小孩感受的人,我却很替她的小孩难过,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了,对此他可能期待了很久,所以爸妈的爽约会让他非常非常失望,如果大部分同学的爸妈都去了学校,他会更伤心、沮丧,甚至会自卑,这种低落的情绪会持续好几天或者更久,甚至可能直到成年,每当想起这件事,内心还有深深的遗憾。
我有个同学在东北师大附中工作,提到班里有个男孩,父母特别珍爱重视他,任何活动从不缺席,甚至连他打场篮球赛,都要请假扛着机器来录像,让所有同学羡慕不已。
以上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有点极端,一个是完全不在乎小孩怎么想,另一个则珍爱参与的过多。我既不赞成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孩子的需求感受,也不赞成以干扰牺牲自己的工作为代价,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那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在维持正常工作生活节奏的前提下,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今天是儿童节,那我认为工作再忙哪怕请假也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自己又不是宇宙之眼,请半天假,少干三个小时的活,不会造成什么无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拒绝孩子的请求和希冀,却可能留下永远的阴影。因为这一天对孩子来讲有特别的意义,出席这天的活动,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陪伴,这天留下的回忆可能永记心间。
最近比较火爆的新闻是,来自中国湖南的农家子弟何江,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人。各路媒体疯狂挖掘何江的成长经历,想弄清楚他是如何从一个迄今未通水泥路的小村庄走向世界的。何江本人与他的父母都认为,父母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出去打工,没有让儿子沦落为“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见陪伴的力量和作用是多么强大!
乡村里父母常年外出的“留守儿童”固然可怜,但是城市里也有很多和父母沟通交流不充分的“假性留守儿童”,不是每天回家和孩子打个照面就够了,不是每天了解一下孩子的日常情况发现没啥异常就够了,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陪伴是要讲究质量的,一边刷手机一边拿眼睛瞄着孩子那不是陪伴,只有投入时间、精力、感情,才是真正的陪伴。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孩子喜欢两种形式的陪伴:一种是动态的玩乐游戏,一种是静态的读书。玩乐游戏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往往大人都累了,孩子仍旧劲头十足;对场地空间也有要求,限制相对较多。读书则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孩子坐在父母怀中,听父母温柔低语,一同观看图画,一同阅读故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和回忆。
每年的儿童节,各大游乐场都爆满,父母带着孩子在这天尽情地吃喝玩乐,似乎在完成年度例行任务。孩子们固然希望在这天收到喜欢的礼物,但是更希望每天每日都有来自父母的倾情陪伴。
陪伴,唯有高质量的长期的陪伴,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