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立意以刻铜收藏为载体,记录一些生活的日常。有回忆,有积累。
生活的苦闷总要有一味解药去消化,刻铜就是我的解药。
周末只要有闲,哪怕挤出时间,都要去市场去转,动力十足。
其实去的总是那几家店,东西最全,经常有惊喜。
辉哥在卢工钱币市场有主业,每天下午四点半才到云洲来。用他的话说:“在卢工是上班,来云洲是休息,喝喝茶,聊聊天,一天才圆满。”
在何老师的店里坐到四点半,听何老师介绍了些瓷器方面的知识,知道正确拿一个盖碗的姿势,上手了几件何老师从海外拍回的大瓷瓶。很是满足,心里暗想,等孩子再稳重些,我也可以涉猎一点瓷器了。
听到何老师红木挂钟当当报时,起身去辉哥那。
辉哥架着老花镜,翘着脚正看手机,见我进来,起身:“来了,好兄弟,坐!”
寒暄几句,辉哥就起身到他的百宝柜里,取出两个小纸包。放在我面前的桌上。“最近的收获啊,怎么是个盖子吗?”我把大的那个纸包拿起来,“盒子!”“这么薄?”我满心狐疑打开纸包。真是,品相非常好的一个小字墨盒,白光熠熠。
盒子真就是普通墨盒一个盖子那么薄,很少见,属于特别定制的那种。
盒面上刻的全篇正气歌,走到如写,多处有连笔书法之妙。
这样的盒子一上手就完,舍不得放下了。“多少出让啊,辉哥!”
“从海外拍回来的,一大一小,一起一万八吧!”
价格还是有点吃不消,小的也看了看,属于比较袖珍的,但是品相也很好。刻铜文房乃至其他很多门类的艺术品,当时流散到海外的,大多保存的比在国内好。
辉哥的解释很有道理,近些年国人生活是慢慢殷实起来。但再往前那些年,大多数人生活不可不谓贫苦,没有很好的条件把老物件妥善安放,能全乎的保存到如今都不错了。而流散到海外的物件,一般都被家境殷实的人家收藏,妥善保管。
这些年国人富裕了,才满世界把这些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件件找回来。
看到这一大一小两个锃光瓦亮的墨盒,我下定决心咬牙收藏了。
大盒面上刻的“正气歌”是文天祥的著名篇章: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
读来荡气回肠,有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一如当下国人能够有实力把诸多国宝一一请回国的畅快。
小字墨盒属于刻铜墨盒题材中的一个分支,《兰亭序》《朱子家训》《桃花源记》等很多历史名篇都有在墨盒上刊刻。
曾经错过了《兰亭序》,曾经梦想过《朱子家训》,却没曾想与《正气歌》结了缘,惜之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