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全世界有六百多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用纪实或神话叙事讲述的的洪水故事。以下五个故事最具有代表性。
1、古希腊神话
宙斯为了惩罚极端邪恶的人类,与诸神议定,要用暴雨洪水灭绝这些人类。风神、海神掀起狂涛巨浪,天地陷入黑暗之中。黑色的暴雨敲打着整个世界,黑色狂风席卷着整个宇宙,黑色的巨浪吞噬着世间的一切。惊恐万分的人们跑上屋顶,房屋很快就倒塌了。爬到树上,大树被连根拔起。躲进洞穴,洞穴被不断上涨的洪水淹没。谁也说不清暴雨、狂风、巨浪肆虐了多少时日,除了“善人”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没有人能生存下来。神事先警告了“善人”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得以造了大船,在洪水肆虐时划到高峰帕尔那索斯山,这对获得幸存的夫妇繁衍了新人类。
2、北美印第安人
在足足下了四十多天的大雨,大地上的一切都被吞噬了。几个惶恐至极的印第安人拼命划着一条独木舟,途中还猛击开了两头抓住船沿的狼和熊,终于到达一座在洪水包围中露出水面的山巅。船上的人们成为北美大陆劫后仅存的生灵。
3、古巴比伦
据传苏美尔人作的《史诗》中关于大洪水的叙述,是根据大洪水的幸存者口述而成的。约公元前3500年,史诗这样描述:一夜之间,狂风裹着暴雨和洪水铺天盖地而来,空气中充斥着洪水奔腾而来的巨大轰鸣声,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可怖极了。人们完全失去了理智,一边四散奔跑着,一边在大声呼叫:“战争……战争……”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比任何部族战争要爆虐千万倍的大洪灾。洪水肆虐了一百五十多天,眼看所有的生灵就要灭绝了,这时从天上飞来了一座大山(应当是地壳变动出现的造山运动)。幸存的人们上了山,成为了新一代苏美尔人。
4、《圣经》
上帝看到了人世间的种种罪恶,决心惩处一下不知悔改的人类,让“善人”来统治大地。于是在这场洪灾前一百二十年,上帝找到了诺亚一家。并教给他们逢凶化吉的方法。从那时起,诺亚一家开始打造“诺亚方舟”,一共造了120年。洪水来临时,诺亚一家八口备住了一年以上的粮食,还选取世间所有飞禽走兽中的良种各一对上了方舟,在大洪水中漂流。洪水淹没整个世界二百二十天后,诺亚方舟靠在亚拉腊山(今土耳其境内)边。船上的八人和其他生物都上了亚拉腊山。又过了四十天,诺亚放出了一只鸽子,七天后鸽子衔回了一根橄榄枝,表明洪水已退,陆地出现了。诺亚于是让人和飞禽走兽下山,开始繁衍新一代。
5、大禹治水
从距今1万年前到四千多年前的6000年间,在中国地域范围内一共发生了五次大洪水。最后一次大洪水发生在距今4700~4000年间,相当于尧舜禹时代。这次洪灾高峰期距今4200~4100年间,即大禹治水时期。
《史记·夏本纪》里说“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意思是说,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满上了丘陵,把整个大地淹没了,百姓都为此非常忧愁。这场洪灾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从颛顼时代算起,经过帝喾、尧和舜时期,绵延了数百年。
为治理大洪灾,专门设立了“水官”。能当上“水官”的,都是被天下人公认为最能干、最有献身精神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晋升为“黄”和“帝”的人。被任命为水官的人,要统领天下九州的百姓治水,更要亲自到第一线带领大家一起干。
在这场大洪灾中涌现出了三代杰出的治水英雄人物,第一代是共工,第二代是鲧,第三代是禹。经过三代人的洪水治理,到了大禹这一代,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更专业的团队。大禹治水花了十三年时间,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成就泽及子孙的千秋伟业。
古巴比伦史诗记载的那场大洪灾。是世界各地大洪灾记述中唯一有时间标识的,那场大洪灾发生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恰好与发生在华夏大地五帝时代的那场大洪灾时间基本契合。说明这场洪灾确实是世界性的。
正如李学勤说的:“”中国的神话一则数量少,二则类型也不同。比如世界各地最普遍的神话是洪水传说,中国亦有。且见于《尚书》首篇的《尧典》。不过其他地方的洪水传说都是讲天降洪水将人类灭绝,只有少数留存下来成为现今人类的祖先,而《尧典》却说洪水怀山襄陵,禹受命动员人众将之治理平息,其思想涵义显然有别,不可与其他传说同日而语。”
面对洪灾,中华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点是:很少描述大洪灾的可怖场景,而是拿出务实的策略,埋头治理。体现了中华人抗击洪灾时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