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留意了一下98年那次下岗潮,顺便关注了一下如今国企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他们的处境。不看不知道,真是一看吓一跳,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当年毕业时,也差一点去了国企,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才去了私企,主要是离家近,专业对口
总的来说,国企人员的牢骚无非是:工资低,人浮于事,看领导眼色、论资排辈、不看能力看关系。当然也有好的方面,福利、休假多、说出来有面子、好找对象等。
其中一位国企朋友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据她说他们单位有个制度:凡是在生产区,或单人办公室以外抽烟的,罚款200元。
单人办公室就是领导的办公室,而且是大领导,明明就是为了讨好领导而制定的制度。可想员工看到这个制度时,多么的愤怒。
关于考勤的规定:员工上下班都要打卡考勤,工作机动的人员可以不考勤,副处以上的人员属于工作机动的人员。
这分明就是巴结领导,不敢想象。
想想我们的企业,领导们经常是放弃礼拜天节假日来干工作,每个月只休一两天假那是常有的事,而中层人员经常主动放弃休假。
也许是身处国企,常年的教育、培训,让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四川长虹这个拥有9万职工的大型国企,博士成群。在如今家电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时,仍朝九晚五、每周双休,四平八稳,难怪总传出要重组的消息。
员工没有一点紧迫感,市场再差每个月的工资反正一分都不会少,工作没有积极性多么的可怕。
长虹这样一个大企业,总经理连开出一个普通员工的权力都没有。试想一下,他又有什么办法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危机感从何而来。
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机会稍纵即逝,如果都麻木了,求安稳,都觉得自己进了保险箱,端的是铁饭碗,那么企业又怎能发展起来。
看到这里,我有些欣慰,因为我在私企。我也曾经羡慕过国企。
这个社会,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来养活家人,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企,都受人尊敬。
来到私企这么多年,私企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时刻要有危机感,回头想想这些年,科室、厂部有那么多人被淘汰、辞退,自己也是一路拼杀过来的。
确实,私企压力很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家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都想通过能力的表现,业绩的提升。
而且在私企人员流动大,机会也多,这也有利于大家的发展。
有人常说华为的成功离不开任正非的领导,可是大家可能不了解任正非在退伍后先在某一家国企干了四年,因为一次失误被排挤撤职,被迫离开,后来他才独自一人去了深圳,创办了华为技术公司,这是中国最厉害的高科技公司,据说今年营业收入6000亿,当之无愧的民企老大。
国企是能培养人的,也是温水煮青蛙。这两天,有一家大型冰箱企业倒闭的消息迅速传开,新飞冰箱。
这个职工上万人的河南企业,正面临着重组,这就是市场竞争。有人评论说,以后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我想只要是放开市场竞争,只要是有私企与国企的对撞,国企一般都比不过私企。
或许下一个被重组的企业会是垄断企业,中国石油、电信。
作为我们老百姓,大家最关心的是企业重组后能不能降低费用、得到实惠。
每个行业都在市场放开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企重组是一种自然规律,早晚的事情,也是人性的规律。
没有目标的人总是为有目标的打工,私企工作十年的积累,让我信心十足。
私企让我的格局不断放大,下一步我想勇敢的闯一闯,在不确定的未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干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