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访谈录,有一个女的,跟陈丹青对话,她说了一句话,说,(70年代的)房子又破又小,但是给人一种安全感啊。
有网友感叹的说,把落后说成安全感我也是头一回听说。
其实吧,从历史上看,把贫穷落后,当成一种安全感,是常常见到的,特别是那个年代。
传说中,在那个年代,人们是越穷越光荣,那个年代,是穷人最能显摆,最扬眉吐气的时候,一说起穷,就理直气壮起来,说,老子穷得干净啊,老子穷得光荣啊。
传说中,在九几年,依然有很多越穷越光荣的现象,大老粗们,跟别人吵架了,就卷起袖子,唾沫横飞,在那里大呼小叫,老子穷得光荣,老子穷得有理。
2000以后,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因为更多的人不吃这一套了,除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般人,也没有穷得那么理直气壮了。
不过,在现实中,人们常常说,我穷人一个,谁会算计我吗?算计我也得不到什么啊?没有利益的事情谁干啊?
这也是一种穷的安全感。穷了狗不理,但也少了很多被算计,一点点小利,还被具体算计,那算计的也是穷人了。这也是底层残酷的一种表现。
所以,很多富人,知道这个道理,即使有钱,也是比较低调的,出门在外,也能够遵守幸福退让原则。
什么叫做学费退让原则?
有一对开宝马的男女,进小区的时候,跟保安发生了口角,然后保安把男的捅死了。于是,有人就说宝马男太不值得了。
宝马男,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孩子还有存款,而保安,无车无房无存款,还没有老婆孩子,除了一份低收入的工作之外,也算是一无所有的了。
在这个事情中,宝马男和保安,都废了,但毫无疑问,宝马男要损失的更多,也更不划算。
自己过得幸福的,在与不幸福的人发生口角或者其他情绪冲突的时候,要懂得退让,为什么?因为布衣之怒,可以血溅五步。
就好比,很多当官的,和底层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一团和气,虽然他们转身之后可能就耍阴招,但当时确实实行了消费者退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