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和小芳是大学的同班同学,然而大学四年她们几乎从无交集可言。同样是青春正好的年龄,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小芳来自农村,母亲常年瘫痪在床,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需要照顾。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就是腿脚不便的父亲。小芳每年的学费一部分靠助学贷款,一部分靠学校的贫困补贴。家里唯一能提供给她的就是每月不足五百元的生活费。即使小芳每天都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几乎从不添置任何衣饰,但每个月学习生活所需的各项支出还是不够开销。更何况,大城市里丰富的生活时时吸引着她,她也渴望漂亮的衣裳和精彩的生活。于是小芳在课余时间抓紧一切时间做兼职,为了一个月一百元的报酬,小芳承包了校园里的一处草坪,每日天不亮就去草地上捡垃圾。除此之外,小芳还去应聘那些没有人愿意干的脏活累活。繁忙的工作导致她时常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进入梦乡。
相比之下,阿雅的生活简直像是在天堂。阿雅来自城市,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优厚。上大学对于她来说意味着自由和解放,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没有了父母的管束,阿雅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了。阿雅的课业并不重,高兴了去上两节课,不高兴了便索性逃课,甚至有时候干脆花钱雇人替自己上课。没有课业压力,阿雅便把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上。几千元的衣服连眼都不眨,化妆品更是不计其数。在阿雅的眼里,食堂的饭菜基本就无法入口,于是一天三顿外卖,还要人直接送到宿舍楼下。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小芳都更有理由抱怨生活的不公。
然而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小芳对生活有任何抱怨。大学期间,小芳每年寒暑假都参加学校的支教队去山区支教。周末还多次去福利院和特殊学校做志愿者。
相反倒是阿雅,成日长吁短叹,总觉得世界亏欠了她太多。上课,烦人。考试,烦人。做作业,烦人。甚至于平躺在宿舍里,阿雅也会抱怨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
在认识阿雅和小芳之前,我从未感受到人生的差距原来如此之大。烈日炎炎的夏天,有人因为怕热所以花一元钱请人带领快递。但与此同时,有人为了挣那一元钱甘愿忍受着近四十度的高温楼上楼下的奔跑。
在大学里,我见过太多衣食无忧,花着父母的钱整日睡觉、看剧、聊八卦的人,也见了很多坚信自己今日的努力能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人。
我曾和班上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聊起过课外辅导班的事情,他对我说:“在我们那里,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辅导班,能支持孩子念完高中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多数的学生念到初中就辍学去打工了。”
他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课外书,他唯一的读物是语文课本后面附带的几篇课外阅读。每次新书发下来以后,他舍不得一口气读完,于是规定自己每天只能读一篇,这样一个星期每天都能读到新的故事。
听完他的话,我感到一阵心酸。
过了几日,我去给一位初中生平平辅导功课。一抬头,我看见平平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的书籍,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几乎包罗万象,当然价格也都贵得惊人。我想起了同学的话,便问他是否将这些书都读过了一遍。他不屑一顾地回答我“这些书都是我妈买的,非逼着让我看,我都快烦死了,一看书就打瞌睡。”
我和平平讲了同学的经历,他思考良久,道:“要不我把这些书都捐了?反正最后也要送给收废纸的。”
因为得到的太容易,所以从来都不知道你现在的生活是别人遥不可及的期望。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所以即便得到了一分也心怀感恩。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只是爱抱怨的人,永远看不见别人的艰辛。
每当阿雅的抱怨声再次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小芳奔波在路上的身影。
每次平平和我抱怨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的时候,我眼前总能浮现出一双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睛。
我总想什么时候有机会能告诉阿雅和平平一句话:你的抱怨只是因为你的生活太容易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