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福全
— 01 —
读书四问:读书有用吗?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这是我这两年思考比较多的话题。
后来才发现,我读错了书,不会读书。
— 02 —
读书,不一定让你成功。
读书,只是让你成功的概率更大,
选择更多而已。
我们每天读书就像每天吃饭一样,
最后转化成骨和肉,长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读书是为了:
在人生黑暗时,能看到光明。
在人生低谷时,能看到未来。
在人生绝望时,能看到希望。
读书社交: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社交,以书为友,以书为师。
读书,就是
与高尚的人在交流,
与高手能人在交流,
与同道中人在交流。
刘瑜: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 03 —
王阳明: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首先破除对书的敬畏之心。
六经注我,一切为我所用。
我们读一本书,不是为了读完它,只是在其中找到答案和参考——释疑解惑,找到行动的理论指导。找到了答案就把书放在旁边,有需要再查阅的知识字典。我们不是为了占有而读书,而是为了应用而去读书。
读书五法:选读、速读、泛读、精读和查读。
选读,选对书籍比读书更重要。否则就是,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速读,任何本书首先要拿过来先速读,判断是否要继续读下去。
泛读,对于一本书,5分钟阅读封面、序和目录有所了解。
精读,对于核心精华反复精读和研读。
查读,在应用过程中,有需要回头查看书本。
南怀瑾:读是看书,或轻声读过去,诵是要念出来,高声朗诵。现在年轻人只是看书,看书却不容易背得来。我们旧式的教育,是要背书的,背是没有用脑筋的,唱戏一样,等于进到阿赖耶识,不要用脑筋,随时背来了。所以《金刚经》读了还要朗诵,有所体会,就是受持读诵,四个含义。
读书学习,
就是把知识内化和消化,
变成自己的骨和肉!
— 04 —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就是说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纯粹就是个大傻逼。
王阳明: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if !supportLists]1. [endif]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读懂了《论语》,在百家讲坛上讲授《论语心得》名扬天下。
[if !supportLists]2. [endif]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潜心研究《三国演义》,21年写成畅销书《品三国》,卖出了200万册,创造了出版界的神话。
[if !supportLists]3. [endif]刘心武一门心思在《红楼梦》的世界里畅游多年,成为声名卓著的红学的学者。
— 05 —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在生活中学。
王阳明: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圣人以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解释,行是知的外显。
知行没有先后,相辅相成。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青年同学注意!我一听到你们年轻人学佛,我头就大了,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人都没有做好,你要学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意啊!要先学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诉你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所说的,可没有违背《金刚经》任何要点。
学佛不是借口,生活就是最大修炼道场。
在生活中修行,而不是避世“枯禅”。
— 06 —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南怀瑾先生,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授课方式:以经解经,我注六经。这是古时做学问之道。
在知识爆炸时代,通过思考和提炼,形成一个思考系统和模式,自成“人生心法”,快速学习消化和快速升级迭代。
— 07 —
人生心法,就是可以应对人生的各种人事物,随着时空角的转变,而生发出对应策略,可以自动升级迭代的心智模式(或思维模式)。
人生心法,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学会学习比知识学习重要。
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重要。
思考学习比灌输学习重要。
系统学习比碎片学习重要。
专业学习比跨界学习重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