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莘莘学子们终于得以在紧张的氛围中逃脱出来了。
你是否经历过以下场景?
当面试官推门而入,你心跳加速;当演讲台灯光亮起,你掌心微汗。那一刻,你是否习惯性地对自己说“别紧张”?且慢——神经科医生桦沢紫苑在《享受紧张》一书中明确揭示:紧张感并非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助你披荆斩棘的战友。
纵观体坛,顶尖运动员们早已洞悉此中奥秘。网球名将、足球巨星、棒球高手纷纷坦言:适度的紧张恰是巅峰状态的催化剂。
这并非经验之谈,而是有科学铁证。经典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了一个倒U型曲线:当紧张感过低时,人如散沙,意志消沉;当紧张感过高时,身体颤抖,大脑空白;唯有在恰到好处的区间内,我们才会进入高度专注、斗志昂扬的“心流状态”,效率飙升。
同时作者还提出,仅仅就是知道了“紧张感有助于发挥”这样一个事实,就能让人有更好的表现水平。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一组被告知“紧张能提升表现”,另一组什么也不做,作为参照组。结果是那些被告知“紧张能提升表现”的同学数学成绩竟高出未被告知组65分!
所以,恭喜各位了,如果你已经读到了这儿,记住了这个倒U型理论的知识点,那你以后在紧张的时候的发挥水平,就已经超过了95%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