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随记4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朝诗人韩愈眼中的春雪,在2月1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的早上,飞到了乡村老屋。
这场雪是北方的冷空气带来的,它也是农历鼠年的第二场雪。前几天的雨夹雪,零零散散,浅浅地,细细地,只是墙角草丛中积了点雪,没多久就全化了。如果说这场大雪是开幕后的全景,那前几天的雨夹雪就是序幕了!
温度也降了许多,有点冻手,风也刮得呼呼地,有点寒冬九天的感觉!母亲说:“再怎么冷,也冷不了怎么样,都七九天了,这风不过皮了!”
地温很高,先落到地上的雪融化了,后面的雪再积落到上面,渐渐地,整个院子的地表就可以看到白色的一层了。脚踩上去,很明显地露出一个脚印。印迹是淡褐色的,是表层的雪压着底层融化的雪水,显现出地表的颜色。
屋顶上,钢瓦板上的积雪也渐渐多了,看上去像是白板一块。底层的雪,有些融化后,随着板檐流下来,“嗒嗒”地滴落到地面上。父亲拿出一个大盆,接着屋檐角流下的雪水。水落盆底,“嘀嗒嘀嗒”的声响,像是一首“雪”奏曲。
大雪在空中飞舞,纷纷扬扬,似鹅毛,似飞絮,似飞舞的蝴蝶,也像仙女撒花。桔树叶上落了厚厚一层,枝条向下垂落;桔枝上挂着的红纸笼,夹角里装满了白雪,整体似一个厚重的红白相间的小球。悬挂着的枝条承受不起,“啪”地一声,纸笼掉落到地上,像一个泄气的皮球窝在雪地里。
高大的棕榈树上,扇形的叶片,被落雪覆盖。时不时地,“啪”地一声,从叶尖上落下一小堆雪。时间长了,叶下的积雪不再下落,层层下压,茎干弯了,叶片向下低垂。父亲对母亲说:“你看,棕榈树成了一把大伞!”是的,落雪的棕榈树真像一把撑开的大伞,遮挡住了飞飘的雪,树根部下还是空空的,可以看到湿润的泥土!
雪越下越大,桔树上的落雪也越来越多。母亲担心雪把桔干压弯,拿起一根长竹竿,要打落桔树上的积雪。一竿子下去,雪纷纷落下,压弯的枝条又伸直了枝身。同样地,棕榈树的大伞也被竹竿打开,伞身上的雪滑落下来,棕榈叶子又伸开了它的扇形,迎接着新飞落的雪花。
“是腊月间下这个雪就好了。这次,油菜要受灾了!”母亲说,“现在打春了,油菜小麦都拔节了,这个时候的雪虽然对土壤墒情有好途,但对油菜损失大!”
母亲对农事比较精通,知道雨雪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我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里,有一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可见,雪对冬小麦的作用之大。此时,春降瑞雪,有益也有弊呀!
雪一直持续地下着。到午后时分,雪停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从台子门前望出去,一片洁白的世界,视野也变得明亮开阔了。远处的村庄、屋顶、树林看得一清二楚。落雪,将空气中的污浊成分清除得一干二净。若能像母亲说的“清除这次的瘟疫”该有多好!
乡村,真是个清明气爽的地方。近处的油菜田、小麦田里,一半碧绿一半洁白。有些长高的油菜和小麦没被积雪覆盖,露出绿色的叶子,与白雪交相辉映,真像一幅水彩画!
多年未见到老屋的如此雪景,我拿起手机,拍下了一张张雪景图:桂花树枝的积雪,有如梨花盛开;白雪铺地的小巷,与红墙相映,伸向远处;树身背雪的香椿,一直到树顶,像条白蛇附在树身;屋檐下的红纸笼,辉映着屋角的积雪和冰凌……
大门外,邻居勇告诉我,停电了。我看到,微信群里传出村里胡书记的信息:他还在疫情防控的村道卡口值守,停电是因为雪压高压线,电力师傅正在抢修,望乡亲们不急不躁……
父亲拿出铁锹和扫帚,我和父亲开始清扫台子上的积雪。一块洁白的雪面上,我用树枝写下了“春雪”“安康”“去疾除疫”等字样,为这个春天祈愿!邻居勇正在铲雪,准备堆一个雪人,他的小女边踩雪边欢笑,笑声银铃般,传得很远。
因疫情管控,无法远行,我们宅居乡村,享受着春雪的美景和喜悦。
春雪飞花落江汉,管控抗疫力正酣!荆楚一线的白衣战士、像胡书记一样的最基层的无数值守人员、抢修电力的师傅们,为这个春天的安宁和健康,正奋力拚搏和持续坚守……
他们,才是这春雪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