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 (组图)

有人说:北京是个“大农村”。听到此论调,虽然嘴上不语,心里却不太认可。毕竟,出差来过几次,并未给我留下这样的印像。

在雾霾概率相对较高的北京,难得有晴朗的日子,当这一天到来的之时,没有放过去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想来,也应该是去游逛胡同的好日子。于是,毫不犹豫的奔着它去了。

先来到什刹海,靠近湖面,扑面而来的是阵阵的鱼腥味。身边走过两个学生摸样的男孩,他们的声音也飘过耳边,“这里一定有养鱼“。嗯~大概不用去探究,这味道足以证明一切。

沿着白玉栏杆在湖边游走,杨柳低垂,如果忽略空气中味道,漫步其间,倒也是惬意的。

摄影 by  西风

突然听身后带有浓重四川口音说,”前面怎么那么多人,走去看看“。随后,一阵风似的,这人已走到我的前面。完全不记得,她是长发还是短发,穿着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只记得她一双白皙、赤裸的脚后跟,拖拉着鞋子,碎步向前。

隐隐的吉它与手风琴的合奏,从远处飘来,逐渐清晰。忽然间觉得,那位拖拉着鞋的女士,已融入音乐,似乎被赋予了忧伤的气息,竟然,一并带入了我的画面感中。那是一个追逐爱情或者其它什么的”狂奔“,和远去的背影,消失在镜头。

摄影  by  西风

不知道,这对组合在什刹海唱了多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以此维持生计。只觉得,唱的好听,歌声跟湖面洒落的阳光搭配在一起,就是一部文艺片的场景,可以深陷在情绪中。

安静的,听了几首歌,多少有些暗自神伤。不禁想到,不论在此地,还是几个月前,上海外滩黄浦江边时,有多少失意的人,如我一般在这种地方逗留,久久的,只是吞咽着自己的眼泪。也许,从此以后,他们有着不同的改变,或平淡、或得意、或更加失落,像是一个空心人。

拉回飘在不知处的思绪,继续走街串巷,进了胡同。

在没有今天的商品楼之前,不同的地方的人,居住的房屋都有各自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江南水乡、徽式建筑、上海弄堂,北京的四合院。在我的印象中,南北的差异,不仅仅是建筑风格的区别,更多的是人文景观的不同。

穿梭于胡同,怎么也不会跟现代都市大北京联系在一起。或许,这就是”留存“的原因,历史就在眼前,而不是遥不可及。如同,欧洲一些国家,几百年来都不曾变过,现代于历史交融,我们只是过客。意大利的角斗场,两千年来,保留原有的模样,时光仿佛可以穿越,历史就在眼前。

只可惜,有些东西,我们保留的太刻意。而有些,又太随意。

我没有在胡同生活过,因此,也体会不到北京人的性格是怎样在这里养成。却深深的知道,弄堂里长大的孩子,跟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是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方滋养着在那里成长的人们,形成了骨子里特有的气质,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异,由此才会觉得世界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如今的大同化,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唯一可循的,大概只有变了味的刻意。终究,聊胜于无,如此便好。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摄影  by  西风

用手机,边走边拍。

如果觉得不错,尽管点赞打赏。谢谢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4年,这一年亚运会,他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4块金牌,这个有着希腊雕塑般身材的男孩子悄悄的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2...
    西风婆婆阅读 1,231评论 6 3
  • 老丞相最近一筹莫展。 这个月,上半月左眼皮跳个不停,下半月右眼皮也开始活泼乱跳。 算命的说:舍财消灾。老丞相不信。...
    熊猫微刊阅读 272评论 0 3
  • 作品链接:http://www.jianshu.com/users/1e0f5e6f73f6/top_articl...
    打电话记错号码的人阅读 433评论 0 5
  • 前世,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今生,依然相欠,再无相见
    心在等唤醒阅读 1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