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在历史的积淀下,总能给
过客们种下古老沧桑的第一印象
△2015年扎克伯格登西安城墙慢跑
西安,与大多数城市化进程一样
在获得极大繁荣的同时接种了诸多“城市病”
△2015年雾霾中的大雁塔
与此同时
怀念“从前慢”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通过那些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老照片
来触摸这座城市曾经的风华与温度
△1983年的西大街
今天,我们有幸发现了
全西安仅存的一家“国营”自行车老店
它已营业25年,比很多人的年龄还大
▼
长江自行车营业部,深藏在老城区东羊市的一条小巷里,若不是熟客或者附近的居民,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
上世纪80年代,这里本来是自行车零件一厂的门市部,后来因为厂里效益不好,职工老黄就带着一批下岗职工盘下了这间铺子,干起了售卖自行车的营生,一干就是25年。
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店铺搬迁了3次,但 “长江自行车营业部”这块招牌,却被倔强的保留下来。
经过25年的洗礼,这块招牌早已老旧泛黄,店里的柜台也已蒙上一层怎么也擦不掉的厚灰渍,破碎的玻璃被胶带裹了一层又一层。
店里的摆设彷佛也停留在那个年代,风扇、灯管都是最老式的,杯子、老花镜都是小时候才会见到的那种,就连算账都用的都还是算盘,很多东西都没有原包装……店里的每一件物品上,似乎都写着“沧桑”。
就是这样破旧的老店,与门口停放的崭新的共享单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隔着马路牙子对峙起来。
如今的“长江自行车营业部”,已经不再售卖本土品牌的自行车了,唯一能让老黄自豪的就是自家老师傅们的手艺,以及店里25年来攒下的修车工具。
这些工具,都是老黄以前出差时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珍宝”,即便生意萧条了,它们仍然被规整的摆放在“称手”的位置,等待大显身手的时机。
店里的师傅们平均年龄已过半百,因为常年修车的缘故,他们的指头上渗进了洗不掉的黑,与那条泛黄的门头一样,传递着不被理解的坚持。
虽然如今店里只有零星的人来修车,可老师傅们的认真依旧不打折扣,手速快到换个胎不到一分钟。
面对顾客,老师傅会习惯性的边修边讲:这车的毛病出在哪,该怎么修。似乎不讲出来就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
除了修车,这里售卖的配件也算得上应有尽有。脚踏、车座、车筐….还有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零件,用洋瓷碟子盛在玻璃柜里,像极了70、80年代的供销社。
这些商品都不贵,基本上没有超过两位数的,即便是打气儿,也会“明码标价”。
来打气儿的人自己动手、自己放钱,而老师傅们从来不看顾客到底放了多少钱,——这大概也算这一行不成文的规矩吧。
即便是价格公道手艺好,也无法阻挡“长江自行车营业部”的衰落,——笔者在这里呆了整个上午,只等来三个顾客。
这个经历了25年风雨、西安城仅存的有“国营”血统的自行车老店,如今的坚守,更像是一种苦撑……最终,恐怕也只能成为老照片上的记忆。
离开前,笔者偶遇一个同样慕名参观的小哥。他说自己很喜欢这种有年代感的东西和地方,非常希望它们能够被妥善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城市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