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干货提炼
《精力管理》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吉姆·洛尔和精力管理机构CEO托尼·施瓦茨共同完成的著作,他们认为人们无法改变每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通过调动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种精力源,能够有效地应对工作和生活当中面临的困境。全书不仅有理论,也有案例,既有说教,也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本书的干货。
一、是什么?
精力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精力管理,是通过有效地手段加强对四个精力源的管理,让人每天都有良好的状态和效率。精力管理有四个原则:一是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即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二是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所以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三是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四是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办法,是全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二、怎么办?
1、提升体能精力的方法。一是调整呼吸,呼吸是自律的有力工具,既能集聚精力,又能带来深度放松,延长呼气时间、三次一组吸气、六次一组呼气可以使体能、思维和情感平复下来;二是调整饮食,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如全麦食物、蛋白质和低糖水果,每天吃五至六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至少喝1.8升水;三是调整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小憩不超过30-40分钟,工作时间每90-120分钟要短暂休息一下,用以恢复精力;四是加强锻炼,一周锻炼3-5次,每次20-30分钟,可以做慢跑、瑜伽的有氧运动,也可以做健身、力量训练的无氧运动。
2、提升情感精力的方法。学会倾听,不要一味的去表现自己,而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心声,让对方有自重感;给自己安静的独处时光,和自己对话,听一听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学会三明治批评法,首先给予真诚的积极评价,其次给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批评,最后用鼓励的话结束反馈;定期陪家人和孩子,定期和朋友、同事聚餐,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对周围的人更加诚恳,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否则会很累。
3、提升思维精力的方法。上班途中思考一天的工作和挑战,把当天的重点工作思考一遍,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合理安排时间去落实;每天进行总结反思,笔者觉得记晨间日记很有用,既能乐观的总结回顾前一天的方方面面,又能把今天的重要事项进行思考;通过日记进行自我积极对话,晨间日记就是一种积极而又简单的自我对话方式,建议参阅《晨间日记的奇迹》(佐藤传著);每天早上列出危机处理清单,可以理解为把一些有难度的工作摆在首位处理,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精力充沛,更能攻坚克难。
4、提升意志精力的方法。关键是要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树立核心的价值观,在为他人奉献和照顾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著作《自控力》,对如何正确认识意志力,如何有效利用意志力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如通过冥想、呼吸、放松、睡觉等方法,提高自控能力,笔者认为这些比该书作者提出的方法更清晰,更实用。
三、精力管理训练系统三步骤
1、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当目标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它就成为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故而要有积极的人生目标,要有能够带给我们内心满足感的目标,要有超越个人的目标。要围绕自己的目标行动,在行动中表现价值观,要言行一致,不断践行目标,要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中去。
2、正视现实,知道你做的如何。回避现实也会消耗大量精力,因为你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克服自己内心的不安。在进行自我评估的时候,要知道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全情投入,现实跟价值观有多大差距,有哪里做得不足,自己饮食、锻炼、睡觉的习惯如何,哪些事需要优先考虑?要不断自省:我都把精力花到了哪里?千万不要为了保护自尊而欺骗自己,要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
3、付诸行动,感受习惯的力量。积极的仪式习惯,能够打造生活的结构,有助于促进改变,在有压力时更容易行动,确保在困难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在精力消耗和恢复之间达到有效平衡,而且压力越大仪式就应该更加严格。同时成功建立有效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最核心的,是在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中对时间和行为有准确的规划。
下面再来一发实用的训练计划图片示例(因为图片只限制了9张,所以没有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