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了!
我常常会觉得惶恐,一分一秒,一上午一下午,一天天……时间,来无影去无踪,就这么冷冰冰地把我甩到了后头。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再没有大把的时间拿来睡懒觉,拿来看电视、闲聊、闲逛,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如果哪一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干,心就发堵,发慌。分明感觉到我的生命已经不起挥霍。
一个小时真的做不了多少事情,有可能就是把一本书细读50至100页,或者把洗衣台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晾在阳台上;再或者就是坐在电脑前修改一篇文章的工夫……一个上午也做不了什么,今天一下午只够把录像课剪辑到40分钟;一下午只够把演讲稿修改好再翻来覆去读个三五遍;一下午只够修改好一个ppt……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我总是一件一件往后推,明天还有时间,明天还可以,但是直到明天已经来了,甚至已经过去了,那个事情都一直在那里没有动过,因为明天还有新的事情在等着我。于是,这件旧的事情就像压箱底的花布,成为了扔不得又用不了的负累。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到底要怎样过才有意思呢?都说活在当下,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好,可是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有滋味儿,是需要多大毅力的一件事情。有的人说日子要慢慢过,慢慢地品,可是一旦你慢了下来,你就会惶恐,长长的人生路你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也有人说,人生要尽可能的快走几步,你走得越远,你爬得越高,你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所以拼命往前赶,可在奔跑的过程当中,你就会漏掉有意思的风景。
什么时候应该快走两步,什么时候应该慢下来?
庄子在《寒蝉和灵龟》这个故事当中讲:彭祖800岁是人间最长寿的了。他应该算看够人世的风景吧,他是不是就活得明白,活得智慧呢?有一种小虫叫朝菌,朝生而暮死,还有一种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他们又是怎么在过自己一生的呢?生命于他们又意味着什么?
如果人能像海上的灵龟,活500年只算是一个春季;或者像上古时代的一种椿树,8000年对他只是一个秋季。那生活的脚步是不是就会慢下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