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连续阴雨天气中迎来了立冬节气,气温逐渐下降,由凉爽到寒冷的感觉,彻底放弃了骑电瓶车出行,还是尽量蹭车吧,时间服从舒适度。
本周阅读和写文打卡仍然继续,阅读依然是碎片化阅读,写文也依旧是碎碎念为主,但换了个社群打卡,千天班打卡因达到1000天,打卡告以段落,移步到从容阁。新的社群中有熟悉的名字,也有未曾见过的名字,相信一段时间后,又都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未曾相见,却能从彼此的文字中互相了解。
新的社群,打卡形式也有了小小的变动,相比较千天班,在这里,日更文没有了字数的要求,打卡没有了时间的限制,大家可以自由的书写,轻松的打卡,但还是不知觉的自我加压着,人呀,没有压力哪来动力呢?自愿加入其中不就是想给自己来点压力吗?自律太差,那就依靠他律吧。总是容易包容自己,把自己惯成了拖延症,到此来寻找解决妙法。
本周是打卡的第一周,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着,恰逢事情集中到一起了,每天都是较晚才打卡,尤其是周末,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备用文,每天到晚上才临时凑文,最迟的一晚拖到了十点半钟完成日更打卡,欣慰的是坚持下来了,本周内做到了每日打卡,字数也有所提高。
新的日更文打卡字数没了下限的要求,但还是尽量维持在1000字以上,可能是千天班社群养成的打卡习惯吧,这也是社群的力量,每日尽量再多写一点,本周累计写文1万6千余字,日均近2000字,算是一个自我突破,我知道,一旦给了自己退路,后面的写文就难以确保了,字数是如此,时间也是如此。只是在没有新的思路之前,日更文维持在碎碎念的状态。碎碎念有没有记录的必要,纠结之时,看到小主姐姐在群中说,能写好碎碎念的都是高人,顿悟,没有理由嫌弃碎碎念,向高人们学习。
想法总是被一些意外扰乱,还在老房子时,就想着到了新的环境,有着独立的书房阅读写文,看窗外发呆,多好,搬过来后,还没来得及坐在书桌前,还在搬迁后的收拾整理中,邻家大锤子响了起来,咚咚咚的声音吓了我一跳,以为家中进人了,那声音真清晰,就像是在耳边一样,也是,只一墙之隔,正宗的隔壁,噪音肯定大呀。反应过来之后,大呼不好,最起码半年之内不能清静了,中途可能也有歇工的时候,关键是不知道他们哪天施工哪天休息。
家中才装修好,凭过来人经验,那咚咚咚的声音,是拆墙的声音,才是装修的第一步。果然,连续敲了三天之后,消停了,正在窃喜之时,吱吱的声音又响起了,装修师傅们好早,我们还没来得及出门,就开始施工了。那位猜测,应该是水电工进场了,在墙上筑槽布线呢。太吵了,加快了手中的速度,快速离开家,如此,在独立书房中阅读写文或许又要延期了。
本周是11月份的开始,车子又不能自主进入小区了,离上次不抬杆才一个星期时间,与物业管家沟通后得知,这次是真的欠费了,说得理直气壮。无语,才欠费一天就不抬杆,续费期间20多天不抬杆,服务没到位,又去找谁理论呢?答曰,那是上任的事,那时她还没到岗,新任不理旧帐,这样的物业让人难以信任。
物业还有问题没解决,提出一年了,每次各种理由推辞着,当然少不了工作人员换了的原因,物业工作人员替换得也的确勤了点,每次有事联系貌似都不是一个人。那位提出单独交车位管理费,等问题解决了,再把物业费补上。对方拒绝,一码归一码,无论问题有没有解决,物业费都要先交,话语权都在他们那边,有些事情真的是无理可讲。
本周的最后一天,收到了交警违章提示信息,打开一看,违章地点是在某路段礼让行人,打开交管系统查看,是在一个小区的十字路口,仔细回想,有了印象,当时一人正在路边打电话,可能正沉浸于通话之中,原地徘徊,那位在减速后,发现他并没有过马路的意思,一脚油门过去了,没想到一脚油门换来了一张罚单,不甘心,想申诉,劝说,算了,在马路上,驾驶人就是弱势群体,这个理讲不通,申诉肯定无效,吸取教训呗。
女儿赞成我的观点,说了听到不礼让行人最冤的一个例子,那人驾驶车辆在过斑马线时,看到前方有行人欲过马路,立马停了车子,那位行人却从车后绕了过去,结果被处罚了,是挺冤的,车子白停了。
遇到不开心的事,换个角度,也许就释然了。那位膝盖疼痛,治疗了两个疗程,稍有好转,但没有完全好转,那天忍不住到平台搬花盆,不小心又扭了腰,看到他双手扶着腰进屋的那一刻,火冒三丈。常劝别人,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一刻没忍住。转念,一切都是注定的吧,如果真的要扭伤,不在此处,就在彼处,火气从鼻孔里出去了。
下周,希望能写一些新的内容,如果不能,那就继续着自己的碎碎念吧,只是要多发现一些开心的事。又是晚打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