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内容,大家都知道非常地重要,我们发现,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那是持久的。所以,我们需要去自我疗愈,严重地要请心理咨询师帮你去疗愈,最好的方法,我们给大家预备好了,那就是第一.你要做好人生规划,我来教你怎么做。第二挑战营,可以让你增强自律,然后去改变这些错误的东西。
今天大家看第四部分,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
健康的奇迹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安然经过;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这首早期美国赞美诗的标题是《奇异恩典》。以“奇异”形容恩典,就意味着它不符合我们所熟知的规律,无法按照常理来预测。接下来的内容会证明,恩典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然而,在传统科学和“自然法则”的概念框架下,这样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只能被归结为奇迹。在心理治疗中,我自己和别的同行常常为一些奇特的现象感到惊讶,其中之一就是,有些患者的精神极其坚韧。
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专家们,经常指责心理医生们的理论和手段不够精确,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我们对神经官能症患者病因和发展状况的了解,其精确的程度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医学领域。通过心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官能症产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什么原因而产生,通过什么方式而发展,怎样治疗才可使患者痊愈。
然而,我们却无从得知,为什么许多患者经受过一连受过一连串重大打击之后,病情并没有变得多么严重,精神更没有全面崩溃。其中原因何在?毕竟按常理考虑,这样的打击本该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其神经官能症本应极为严重才对。
但是这些人为什么没有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没有问题?作者有一点不知道啊,那就是性格,这个性格的关系是非常大的,比如在一个家庭里面,假设有三个孩子,遇到同样的事情,这三个孩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心区脑区腹区,假设这三个孩子正好是一个是心区,一个是脑区,一个是腹区的,那么面对同样的压力,同样的打击,他是不一样的。有的像那个泄气的皮球,有的球就会弹得非常得高,所以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啊。
那么举个例子,有一位35岁的商人,他的事业很成功,却因患上轻微的神经官能症而向我求助。他原本是个私生子,童年是在芝加哥贫民区度过的。他一开始由聋哑的母亲独立抚养,到了他5岁时,州政府认定母亲无力抚养他,就强制把他交由三个家庭轮流抚养。之后,他遭到了种种轻蔑乃至折磨,极少体验到温暖和亲情。
15岁时,他的先天性脑部动脉肿瘤造成血管破裂,身体出现局部瘫痪。16岁时,他离开了养父母家庭,开始在社会上独立生活。17岁时,他和别人打架,把对方打成重伤而锒铛入狱。在作为少年犯接受管教期间,他没有得到过任何心理治疗。度过了六个月单调而乏味的牢狱生涯之后,经由介绍,他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做了一名仓库工人。
以他的情况看来,想必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们都会认为他前途渺茫,人生毫无希望。
然而,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不到三年,他就晋升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五年后,他和公司另一位女经理结婚,并离开公司自行创业,随即很快成了富商。如今他是个好父亲,是个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是社区的领袖人物,也是个很出色的艺术家。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遭受过那么多打击,却能实现今天的辉煌,委实叫人难以想象。通过一般的因果关系,似乎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他患有轻微神经官能症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可我们却无从得知,他那不寻常的成功经历,究竟是源于何种力量。
其实大家看到没有,这个我们学过九型人格的朋友们,就知道他是哪个性格。所以他的性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了大多数人,随之安然度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好,那么我们看他的答案是什么,生理上的疾病未必一定和心理疾病,有关在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其实普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要身心灵全面健康是吧,因为其实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往往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生病,其实很少了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保持健康。
你去请教一个医生,脑膜炎因何而起,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还用说,当然是脑膜炎双球菌造成的。”然而,这样的答案并不能令人满意。如果今年冬季,医生来到我目前暂居的村庄,从每个居民的咽喉处取出细菌做活体培养的话,他们就可能发现,在每10个人当中,大约有9个人都是脑膜炎双球菌携带者。奇怪的是,这个村庄多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脑膜炎病例,今年也不大可能出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尽管脑膜炎的病例并不普遍,但是导致该病的双球菌却极为常见。对此,医生常用“抵抗力”作为解释,认为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抵制脑膜炎双球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我们当然知道免疫系统的确存在,并且对它的具体机制也有不少了解,但仍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每个冬天,在死于脑膜炎的人群中,固然有的人是缘于身体抵抗力差,免疫机能出现了问题,可是绝大多数人却身体健康,有着很强的抵抗力。我们当然可以简单地概括,这些患者统统死于脑膜炎,不过这样的概括显然过于肤浅。
我们不了解个中内情,只是隐约感觉到,某种一向保护我们的力量,在某些患者身上忽然间失去了效力。这就跟我们这个疫情一样,看那个疫情也是这样,对不对,有的人号称身体特别强壮,但是,他照样感染是吧,但是不感染的人你不明白到底什么原因?
抵抗力的说法,既适用于像脑膜炎这样的传染性疾病,也适用于其他生理疾病。然而,对于抵抗力在非传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我们几乎完全没有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通常被认为与心理紊乱有关的疾病,在有的人身上发作过一次之后就终生不再复发,而在另一些人身上,这种疾病却一再发作,甚至因病情恶化而导致死亡。表面上相同的病症,结果却完全不同,对此,也许我们只能笼统地做出结论:后一类人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致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远远不及一般人。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就完全不清楚了。
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所有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即心理上首先出现问题,然后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失效。令人惊奇的是,有的人免疫系统非但没有失效,而且相当正常。
照理来说,人类应该极易被细菌或是癌细胞夺去生命。我们的身体很容易被脂肪和血液凝块堵塞,或者被盐酸溶液腐蚀,因此我们应该随时都会生病并迅速死亡。然而事实却是多数人很少生病,死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与意外事故有关的某些现象,也许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很多医生和心理专家都接触过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人。在这方面,最富戏剧性的案例之一,是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14岁男孩。
当时,我负责调查他作为一个“问题少年”是否适合住院治疗。在他8岁那年的11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头骨损伤,还伴有严重的脑震荡;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上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折;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没有人怀疑这个男孩有遭受意外事故的倾向,或者其中另有隐情。
事实上,他没有故意自伤的任何念头,即便是母亲去世,也没有让他感觉多么伤心。他甚至语气平淡地告诉我,他早已不大记得她了。我认为要了解这些意外事故的成因,必须把有关“抵抗力”的观念加以延伸——从患者心理疾病的成因,延伸到意外事故的内涵上,从对意外事故的抵抗力角度考虑问题。在人生某些阶段,某些人的确容易遭遇一系列意外事故,但在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对意外事故都具有强大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