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正在逛超市的时候,接到一诺爸爸的电话,电话里,孩子爸爸倾诉着一诺回家之后的情绪,带有厌学情绪,孩子爸爸这么一说,我知道原因了。从开学时,我就开始强调孩子们的写字,一诺的作业撕过一次,被撕作业的她情绪有些低落。但是我把他的作业撕掉并没有改变这种现象,今后几天的作业,一而再再而三的潦草,甚至卷面也开始脏兮兮的。恨铁不成钢的我最后一次撕作业,把她的作业扔了,正好趁着有一位女孩过生日,我对几个没有写完作业的学生说,作业不工整,没有完成的,蛋糕就不要分吃了。
孩子们倒是特别积极,写作业最快的一次,平时半个钟还完不成的作业十分就完成了。
一诺的作业也交给了我,我低头一看,随意又脏兮兮的字,火不打一处来,愤怒地把她的作业撕了,撕掉的两张纸也被我扔到了地上。一诺这个女孩委屈的撅着小嘴,拾起作业趴在座位上老老实实地又极不情愿地写了。
看着孩子拾起来作业的一刹那,内心隐隐不安,我明知道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当,为什么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随后,过生日把刚才的事情给掩盖着了。
孩子的心特别脆弱,脆弱到一句话就可以被伤害,敏感的一诺把情绪带回家,告诉了在外地的爸爸,爸爸担心的又给我打电话了解情况。
我意识到,我的暴躁行为让我变成了一个站在学生对立面的陌生人,哪怕是陌生人的关心,孩子又怎么会在意呢?
我们的愤怒,宛如一把把利刃,愤怒的次数多了,就会慢慢将我们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打破。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老师的怒吼无限地拉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天真烂漫,富有爱心,常常一顿批评之后,还会围着老师说自己的心里话。相比之下,我缺少孩子的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不已。
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我:如果选择做老师,就义无反顾地付出自己的耐心。让孩子靠近自己,让自己走进孩子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