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初冬季节,市民的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就是大白菜了。不管是单位还是蔬菜店,冬季大白菜就是市民餐桌上的主打菜,这应该是在三十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白菜炖肉在那个时代,应该是一道奢侈的菜了。而今再吃到白菜炖肉,依旧能想起当年的一些事情,只是再也找不到白菜炖肉的味道了,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不管现在的食材怎样丰富,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白菜,只是吃到嘴里的白菜炖肉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怪怪的味道。
儿时的冬季,节气变化明显,雪总是按照节气,如约而至,洁白的雪从天空飘飘洒洒的落下,赶到大雪天气,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从此以后,感觉冬天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大雪才叫冬天。
冬天也是孩子们疯跑的季节,不惧严寒,依旧可以在冰天雪地了撒欢狂野,但那时,很少看到有孩子感冒,也很少听人说因为感冒打针吃药。不舒服了,顶多就是喝点姜糖水,发发汗,感冒自然就好了。寒冬的来临,凛冽的寒风总是在催促着大人们为隆冬季节的吃菜问题早做盘算,这时候很多单位会联系附近农村的菜农,为职工分配大白菜或者萝卜之类的蔬菜,几乎每家都在囤积大白菜,为的是能够过冬。
儿时的生活是清贫的,饭桌上,总是孤零零的摆着那几道做梦都不想吃的菜,菜汤上,总是飘着几朵能够数清的油花。碰到改善生活,就是多买点肥肉,然后加工成油,闻到香香的味道,便会加剧肠道的蠕动,甚至还会听到声音,那个时代只能这样了。
那时候,冬季没有暖气,生活好点的,还可以在屋里点上蜂窝煤炉子,一是可以做饭,二来可以取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吃到至今记忆犹新的白菜炖肉,所谓的肉只不过是出油后略带点瘦肉的油渣而已,放在蜂窝煤炉子上慢炖,白菜和松肉的香味慢慢散开,弥漫在整个房间里,有时还能穿透房间的门窗,邻家的小伙伴,也会好奇的问谁家做的什么饭啊,这么香!真馋人啊。等到白菜炖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把事先泡好的粉条或者粉皮放在锅里一起炖,等到粉条或者粉皮熟了,出锅的时候放点香菜末或者大蒜末,那味道顿时提升,菜没有多少,但是菜汤可以多盛点,把玉米饼子掰碎放到汤碗里,味道也是很美的,至今还记得当时吃饭的情景。
时光过得真快,人生几十年的光景,倏然间,曾经的秀发变得花了,唯独难以忘怀的,就是在艰难困苦年代里,那些看似简单菜肴的味道,永久的停留在味蕾的深处,在心灵深处发酵,让你魂牵梦绕。在花非花的季节里,如今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白菜炖肉了,再也品味不到飘满房间香气的白菜炖肉了。好在,记忆中还铭刻着白菜炖肉的事情,睹物思情,还能在繁忙的时候,凭借味蕾释放的味道,得以慢慢的回味,慢慢的遐想,慢慢的感悟。
白菜炖肉承载着孩提时代冬季的寒冷和雪花飞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