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
吴军著
最近看完了这本书,好佩服吴军博士,学数学的人好厉害。想着当初自己怎么没有去学数学呢。不过高中和大学数学很渣的我也只是这么想想,如果学数学的话估计没有老师愿意教的吧!
虽然数学渣,不过不影响阅读这本书。
吴军博士在书中总结了人类思维的历史。先是观察现象,总结规矩,利用规律预测未来,指导生产。这个时候的思维叫机械思维。从创立公理化系统的欧几里得,到托勒密用很多圆描述当时人们所知的天体运动,再到牛顿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破解了自然之谜。其中,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破解了宇宙中万物运动的规律。用微积分的概念把数学从静止的变量拓展为连续变化函数。在光学中又把看上去虚幻的光分解为三元光。
他们这些伟人不仅发现了普适的规律,还建立了科学的体系和方法论,使得人们摆脱了在大自然面前被动的状态,能够自信主动的应用科学把握未来。我们现在的文明建立在他们这些伟人的成果之上。不得不提的是牛顿是一个科学家,西方人对他评价之高是强调官本位的国人难以想象的。牛顿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里最显眼的地方,其墓碑建筑远远超过伊丽莎白一世在内的英国任何一位君主。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但是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和方法论,在科技上很快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刚好这几天网络上在讨论对比娱乐圈的待遇和科学家的待遇,以及日本今年又得诺贝尔奖了,国人以及当权者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下自己。
吴军博士说,机械思维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
第一,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确定的,这一点从托勒密到牛顿大家都认可。
第二,因为有确定性做保障,因此规律不仅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是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或者语言描述清楚。这一点在牛顿之前,大部分人并不认可,而是简单的把规律归结为神的作用。
第三,这些规律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应用到各种未知的领域指导实践,这种认识是在牛顿之后才有的。
机械思维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确定性和因果关系。
但是随着人们对世界了解的越来越细致,发现影响世界的变量有很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还有微观世界中,很多都是不确定的。
香农用熵来描述一个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假如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情,或者一无所知的事情,就要了解大量的信息,相反,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情已经有较多的了解,那么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就能把它搞清楚。所以,可以认为信息量的度量就等于不确定性的多少。
用不确定性的眼光来看世界,再用信息来消除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便能理解为什么大数据的出现可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因为很多智能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消除不确定性问题。这里吴军博士举了下雨的例子,空气湿度高,气压和云图等信息一起,可以判断出多大概率会下雨。
不确定的世界找到因果关系不容易,但是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这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大数据思维和机械思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更多的是对后者的补充。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