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认知天性》有感

      小艺老师的推荐,激起我想去读的想法。这本书打破了原有的学习误区,获取“复杂时代”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我正好刚刚需要,需要提高我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


以下感悟:

一.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承认了自己也是“看起来很努力”的行为,用来安慰自己。记得看教资的时候,每天都在糊弄自己,笔记写了几本,看上去好努力,红笔画重点,事实呢?这些知识点都没记住,只是记在本子里了。一到刷题就全懵圈了。


二.知识链与记忆结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条细链,把知识比作一颗又一颗的串珠,那么学习就是往细链上串珠的过程。重复阅读就像反复把珠子串上细链,却任由它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样才能让串珠留在上面呢?没错,打一个结。

学习过程中,要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你需要检索。

为什么很多人都反感检索?因为检索是对大脑的审判,有时候你能想起来某个知识,但有时候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这种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

这点我很认可,就拿读书笔记来说,看完了或者听完了,我们把它与自身相结合才会真正的吸收。以前书看完了就完了,其实印象都不深刻的,甚至可能过两天都不知道讲啥。我会因为惰性不会在脑海中过一遍,不愿意去检索,觉得累,觉得伤脑子,懒,不想去弄清楚。这样反而花了时间去读,也没有真正的价值,就是无用之功。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果我们养成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麻烦觉得累,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首先得坚持!


三.“后刻意练习”时代来了!

1.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2.间隔练习有奇效

3.穿插不同内容的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从感觉上说,用穿插安排内容的方式学习效果要比集中练习来得慢。但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比集中练习效果好。

这些方式方法我需要学习,能提高我的效率,能提能力!


四.检索(其实也就是重新学习)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换言之,关于一件事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记忆。


五.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回归教育,最近接触小年龄段的孩子多一点。就相当于绘画启蒙期,孩子很懵懂,会呆呆的说不会画。那我就去多鼓励他,引导他,让他们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我们再提供帮助,这样她们会学的快也能理解着画,更深刻。


六.日常练习要尽量模拟真实环境。只有在平日的练习里以真实场景作为铺垫,在不同环境中训练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到了真正的“赛场”上,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做得很好。

这点身有体会,近期我会去授课,孩子少的时候我会试着教他们,一次比一次好,更顺畅·我会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提升的也很快。也是自己想要的。


七.放大自己的智力

1.抱有“成长心态”

2.即使我们说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推荐了很多技巧,但永远别忘了,你是否有执行力,这比技巧更重要。

对于我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成长,执行力很重要,带着脑力去成长更重要。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方式方法,那教孩子画我得懂孩子心理特征喝绘画特征,因材施教。                 

总结《认知天性》这本书,让我们看清了以往的学习误区,提出了“后刻意练习”的概念,并总结了很多学霸也说不出来的学,我是想一名想带进入孩子艺术绘画世界里,我可以在本书中认清学习的本质,找到有效的学习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子又过了几天,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这几天小猪都过得有点提心吊胆的,生怕会有人还惦记着那件事情。可奇怪的是一切都风平...
    人海中的沙子阅读 652评论 12 13
  •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总是在无情带走我们熟悉的人与事。如今已叫异乡人很多年的我执着在时光里打捞着故乡积淀下来的痕迹,...
    感恩的心3361阅读 1,941评论 0 4
  • 回头看看大学的这几年,自己好像没有干成过一件事,坚持了十几年的学习,最终也放弃考研去找工作。 有时候站在校门口,就...
    紫电青霜bot阅读 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