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十余天度过,我又要将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归来,此行远兮,所见之人,所感之物手上这支拙笔怎堪话完,只可且忆且叙,趁我还在这暮霭四合、灰茫温柔的烟雨江南里。
火车于田间、林中呼啸而过,入川后便入盘龙入云,翻山越岭爬长坡穿隧道,在某个清凉的清晨将我送到海拔两千多米的云贵高原上,天茫茫亮,我深吸一口气,知道云南之旅开始了。
天初亮些,我与伙伴们散步在官渡古镇里,此官渡非官渡之战的官渡。宋以前于此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改骑马或坐轿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似我不仔细,又或是它隐匿谨慎,我遍处也未寻得古镇踪迹,只见酒馆特产店林立。到尽头,才见几座佛塔和一座古刹——少林,又见两位僧人朝寺庙走去,寺前卖香的婆婆显得苦涩又沧桑,点点水洼映出古刹残影,风吹树动,我仿佛久已皈依,与僧人推杯换盏,持花问佛。天从东方明,西边的尽头升起一道青蓝色。
晴日里,昆明空中奔走着庞大的云,无怪此地有无数传说,似我般单单盯着云看也有无尽的遐想,云形状万千,似龙、似马,不可言转的使人疑心云端是不是住着怕热闹的人,是否有个天上的街市。笑。
次日到了石林,久仰其“天下第一石林“美名,一睹胜状却不由失望,如今回想,想必是见太行山在先,再见这种直峭高大的自然景观,不免生出”小巫“之念。可此与彼本质不同,自然不可相提并论。“石林”虽然生动形象,但我倒建议改名为“喀斯特林”,也好教如我般不知甚解的人下些功夫作些功课再去瞠目惊叹。若所石林必观景当数“阿诗玛”化身石,可我实在愚鲁,未能见石中少女,只觉俏石映池中煞是好看,远方飘来一团彩云,仿若给阿诗玛戴上一顶纱帽,流云隽逸,又若阿诗玛披上一件婚纱,我欢喜这良辰吉日,赶上璧人喜宴。跟上伙伴再回头看,惠风和畅,佳云自在。
滇池真无别致景色,天蓝山翠倒显得万物皆可入画。坝上栏杆又石刻画,每幅各有内容,俨然是滇中人民的人文风情图。聂耳石雕拉着提琴,几只红嘴鸥飞来,莫不是被悠扬琴声吸引而来。天空中的云大块大块结伴,风干燥地绕着人儿转,似要把我做成肉干,不一会儿,我便口干舌燥,离开此地。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第三日我即到了“风花雪月”的大理,虽四者无一见到,但大理街巷店铺犹有一番不同的风情。大理边缘的一些店铺低矮,屋檐垂下片片帘子,像是要将人吞进去似的。它们精致而有生气,像是日本寡言的小酒馆,钻进去就能见到无数奇奇怪怪的玩意。走在大理的街上,不平坦的地板也未让我些许踏实感。一盏盏店灯亮起,店内是闪闪发光的食物和工艺品,它们做工精良又昂贵。人渐渐多了起来,像是逛庙会一样,人们围观听鼓声,品尝未闻未见的美食,店外的音响你罢我起,烟火四方升起迷人心窍,砖石的城墙映上点点灯光……忽然风起叶落,琴声瑟瑟,又有人声相和,那是谭维维的《如果有来生》,“我们在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女孩的声音宛如清泉流响,让人不得不驻足聆听。同行者说:“哟,有感觉了。”我朝酒吧里看,灰暗的灯光照亮一双忧郁的手,它搭在琴弦上。歌声停了,那里与我便是另一个世界了。
大理的街道边还有一些沟渠,可能是昔日居民洗菜、洗衣服所用,后又听闻云南分旱雨两季,这沟渠亦或是用于排水防涝。水流清澈见底,水草飘摇向荣,我所到南方之地俱是这样干净动人的水,水土育人,水犹如此,人亦可知。
苍山显然不若太行山有乐趣,但被绿色笼罩的群山,有着葱郁的谷地与峰顶,此间胜状着实让人精神一振。苍山庞大地伏在大理边缘,上下起伏的峰温和地回应游人的目光。日头起来了,为苍山涂上不均匀的妆。苍山郁郁葱葱,光照处那是一片光亮的青绿,山脊折出阴影来,那是一处深沉的墨绿,两种别致的绿色交织起来,像是大提琴的节拍沉稳又优雅。登山石阶转息已到尽头,时间尚早,便同伙伴沿山路徐行,山阴寒气刺骨,山阳谷风凛冽,山谷聚水成涧,山脊怪石横生。在一个石台歇脚,见一条白练横于谷底,白练穿石绕林,白中带彩煞是好看,抬头望去,一辆辆缆车驶向云间,却是驶往何处呢。
“云南没有海,所以比较大的湖都叫海。”导游如是说。大理人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在这苍山洱海间便是无数大理居民。(未完无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