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期末,和我关系很好的一位学姐和我说:她终于找到想要做学术研究的方向了。那一刻,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不可否认,自己内心也是有小小的羡慕的。于是向她讨教寻得自己所热爱事物的经验与方法。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多迷茫几次,你就找到了。”
迷茫是一种情绪,一种心里的状态。我们往往害怕迷茫,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将我们拉入到自责、无力、烦躁不安,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等负能量地带。当我们的身心感受到这种不适后会自发地试图去摆脱它,摆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类是自我麻痹。“别去想它了,还是去看看剧吧”,“好烦躁啊,好好吃一顿应该就没事了”……我们内心的小人似乎都和我们说过这类话。这种解决方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它会暂时将我们摆脱迷茫的困境,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我们再次将手边的事放下,看完剧,或饱餐一顿后,迷茫和焦虑会再次涌现,甚至会比原来更加强烈。“天哪,我刚才居然又花了这么长时间看剧,简直无药可救了!”“刚刚我竟然吃了这么多高热量的零食,诶,之前的运动全白费了!”迷茫一旦产生,除非我们从根本上发现问题的症结,否则它会像顽皮的孩子时不时跑出来扰乱我们的心绪。
而另一类,则是直面它,或者说,是去包容它、接纳它。“为什么我最近一直会有这种焦虑不安的感受呢,是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还是我学习、工作的方法需要改进?”找一个安静的空间,一个可以自己独处的时间,好好的,静下心问一问内心的自己。这时候,迷茫和焦虑依旧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当你认认真真,温柔地面对它时,他(在此时此刻,把迷茫当作一个小孩吧)反而会老实地待在你的面前。刚开始他可能会对你抱有敌意,你说什么他都抵触地看着你。不要丧气,继续对他说:“已经没事了,我愿意接受你,之前是我不对,故意躲着你,现在我想知道关于你的一切,可以告诉我吗?”慢慢地,慢慢地,他变得平静、脆弱,可能还会有些委屈。他开始向你倾诉,向你诉说你最近忽视,或者懈怠的地方。最近熬夜太多,睡眠不足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忙于工作忽视了家人的感受,自己也失去了与家人分享心情的乐趣……当你静静地安抚这个孩子,其实你也在觉察自己的内心。在这样不断深入自身的过程当中,你就会知道自己真正在渴望些什么,需要些什么。跟随他,照着内心的想法去做便好。
当迷茫产生的时候,一味地陷于迷茫的泥沼,或者刻意的忽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迷茫就是一个孩子,你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疏离;需要的是觉察,而不是自我麻痹。迷茫,或许是我们每一个凡间人都会经历的,所以,别害怕。多迷茫几次,你就会找到真正想要的。
记得,把迷茫当作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