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这节课我们说了孩子说话不算话的情况
1、复习孩子说话不算话的原因
①孩子还小,对时间没有概念
②种情况是约定不合理,孩子是被迫答应或者被骗答应的。
③孩子小,还需要时间来适应约定。
④孩子背后确实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说话不算话的。
2、说一两个你经历的孩子说话不算话的实例,并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应该是2岁多的时候,发现儿子会撒谎了,那时候还不懂,只是告诉他不能撒谎,要做诚实的孩子。后来才知道孩子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分不清现实和幻想。记得有一次,儿子想吃第二块糖,他跑去找老公要,老公问他吃了没,他说没有,老公又问我,我说他已经吃过了,这时老公就很大声的斥责儿子,说你怎么能撒谎呢,不能撒谎!后来我跟老公解释,说他这个是正常行为,他是以为自己没吃呢!现在看来也的确如此,或者也是因为他吃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不过那会更多的也是无意识的行为,他或许头脑中还没有撒谎这个概念呢。我们武断的下结论确实不妥。
不过我发现现在儿子的撒谎多半也是为了逃避我的责骂,是一种自保行为。只要我告诉他,跟妈妈说吧,妈妈不会批评你的。这时他往往会跟我坦白他犯的错误。
有一次儿子把我抽屉里的100元放到他的钱包里去了。我知道他的需求,他自己有钱,但是他也知道100元可以让他的钱更多。我没有去责备他,我想观察他会怎么做。其实我是很相信他的。我只是说,宝宝妈妈的100元不见了。后来他就打开他的钱包,把100元拿出来了,说我只是把钱放在我的钱包里。我笑了一笑,不去戳穿他。后来他再也没有拿过我的钱了。
爱可以让一个人的行为改变,批判只会让行为持续。多么深刻的道理。
我信息:儿子叫到“我不要上课!”,我被他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我赶紧说“你那么大声叫,把妈妈吓了一跳。”儿子没有说话,儿子想玩不想上课,还在继续嚷嚷,我不要上课!我很坚定的表明态度:课还是要上的。到了上课时间,儿子还是去上课了。
做得好的地方:不舒适时第一时间去表达自己,这个很赞,不过可以改进的是,刚刚的我信息的表达有责备的成分,我可以这样表达,宝宝,你刚刚说话的声音很大,把妈妈吓了一跳。因为时间紧迫,马上要到上课时间了,就没有去倾听,明确表达了我的态度也让儿子知道了我希望他做什么。
放下好坏对错的评判,不要从道德层面去评判孩子这样对不对。说话不算话没有什么不对的,它是人的正常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说话不算话的可能性。同样的,当一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可以做到说话算话的。
只有放下评判,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孩子为什么会说话不算话,才能真正去帮助到孩子。
一般来讲,孩子说话不算话有几种情况,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①孩子还小,对时间没有概念————
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来约定(等妈妈唱完这首歌咱们去洗澡)————若时间紧张,约定的时间最好是父母可控的
②约定不合理,孩子是被迫答应或者被骗答应的。————
怎样约定更容易执行,更考虑到亲子双方的感受呢?(看完一集?用亲子游戏代替看电视)
③孩子小,还需要时间来适应约定。他活在当下,不关注未来的事。————
温柔而坚定,也倾听孩子,找到孩子的需求,怎样满足双方的需求?
对于还没有学会遵守约定的孩子,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动画片结束的时候,马上用一个活动或者游戏吸引孩子,孩子自然就跟着走了。
④孩子背后确实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说话不算话的。
需要补充的几点:
第一,父母需要时刻自我觉知,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欢控制孩子,喜欢给孩子设置陷阱,逼迫孩子听话,是不是管的太多了;
第二,看看自己有没有总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以至于孩子都忽略了别人,变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第三,父母是不是总是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看不见,以至于孩子用不好的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反复的背后,都是他在呼唤被爱,唯有以爱回应,才能收获到爱。
今天我们谈谈孩子说话不算话的问题。常常会有家长问我:孩子说话不算话怎么办?通常我都会问他们:那你呢?你自己说话都会算话吗?
是啊,别说孩子了,我们很多成人也是说话不算话的。如果不是有道德约束,是不是我们也很想说话不算话呢?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如果遵守诺言会影响到我们的利益的时候,真要做到说话算话,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对一个成人都不太容易,对孩子当然更不容易了。
所以,关于孩子说话不算话这件事,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好坏对错的评判,不要从道德层面去评判孩子这样不对。说话不算话没有什么不对的,它是人的正常反应。
在特地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说话不算话的可能。同样的,当一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可以做到说话算话的。
只有放下评判,我们才能真正去看见孩子为什么会说话不算话,才能真正去帮助到孩子。否则,一直说“他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说话不算话难道对吗”,这样的纠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那么,孩子为什么说话不算话呢?当孩子说话不算话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讲,孩子说话不算话有几种情况,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还小,对时间没有概念。他确实是答应你三分钟后就去洗澡,可是三分钟到底有多久,他压根不知道。所以,妈妈认为三分钟时间到了,该去洗澡了,可是孩子认为还没有到,不行,我还要玩。
对于时间还没有概念的孩子,我们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来约定。比如,等妈妈唱完这首歌咱们去洗澡,等妈妈做完什么事情,咱们去洗澡。这样的话,孩子是能够看见这个过程。
他大概知道什么时候游戏就得停下来,他会有一个满满准备的过程,不会太突然,而且也不容易有争议,所以他也就更愿意遵守约定。
有一个妈妈听我说了这个概念以后,回去跟孩子说:等你玩完这个游戏,咱们就去洗澡哈。
结果,孩子一直在玩游戏,最后妈妈急得发火了,孩子说:“可是你说了让我玩完游戏的啊?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啊?”
对啊,你自己答应的,怎么能不算话呢?孩子可以说话不算话,父母不能说话不算话啊,这就是给自己下了个套了。所以,如果你时间紧张的话,约定的时间最好是父母可控的。等妈妈做完面膜咱们就去洗澡,这个做多久你是可控的,而不是等孩子做完什么事情。当然如果不着急的情况下,是可以让孩子来控制这个进度的。
这是第一种情况,孩子不理解时间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约定不合理,孩子是被迫答应或者被骗答应的。
有时候我们会跟孩子说:“你想看动画片可以,最多看三分钟,三分钟之后就得关电视,不然就不要看。”
孩子不答应吧,完全没得看,答应吧,三分钟刚好看到一半,不上不下的吊着,他肯定会想要继续看了。
或者有时候父母会说:“你自己选择吧,看三分钟还是看五分钟?”表面上孩子是有选择的,事实上,他还是没得选。而且,孩子很小的时候,会很容易就上当了:那我看三分钟吧!三分钟后,真要关了他就哭了:我不是还要看的吗,为什么就关了啊!
这种时候,我们就要看下,怎样约定才能更容易执行,更考虑到亲子双方的感受呢?看到一半就让孩子停下来肯定难受啊,是否可以看完一集?或者调整环境,用亲子游戏代替看电视呢?就像我们家,因为没有电视机,晚上吃完饭是亲子游戏时间,孩子从没想过要看动画片,所以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三种是孩子小,还需要时间来适应约定。有时候,孩子的确是很清楚约定。但是,因为他还小,时刻活在当下。当时你跟他说“看一集动画片咱们就关电视机哈”,他非常兴奋的是可以看动画片,至于是不是一集,一集后怎么样,他想不了那么多。所以立马就蹦起来喊:好!
可是真的一集到了,他就傻眼了,又哭又闹不干了。有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束手无策,一点办法都没有,完全不能给到孩子明确的界限,光在废话:“你自己答应了的啊,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要不你再看一集,看了这一集一定要关了啊?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哪有孩子像你这样的?你如果还这样,以后我就把电视机卖了,看你看什么?”
要么就是哀求,要么就是恐吓。实话讲,我要是孩子,看到你这样,我就想搞一搞,看看你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说不定多搞一下我就赢了呢。
真的有界限的做法是,不让孩子看,就关掉,也不多说别的话。关了之后,当然要马上倾听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还想看的心情。
看看孩子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到底是什么,看看有没有可能满足双方的需求。
我有一个学员,他儿子说好了看一集动画片,结果看完一集,又求妈妈:“妈妈,让我再看一集呗,我就只看一集!妈妈,妈妈!”
妈妈很坚定地把电视机关了,同时倾听孩子的情绪:你真的很想再看一集啊。
孩子又哭又闹:我要看,我要看,为什么不能再看一集?你这个坏妈妈,臭妈妈!
妈妈一直倾听孩子,最后孩子哭着喊: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今天姥姥和姥爷吵架,我去安慰姥爷,结果姥爷说‘去去去,别在这里给我添乱!’你们大人都很讨厌!
这样,看动画片还是个事儿吗?当然不是了,妈妈不光帮助孩子建立了界限,也帮助孩子疏导了积压在心里的情绪。
父母既有坚定的界限,又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界限有力量的孩子。
当然,对于还没有学会遵守约定的孩子,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动画片结束的时候,马上用一个活动或者游戏吸引孩子,孩子自然就跟着走了。
第四种情况是孩子背后确实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说话不算话的。
比如,我有一个学员,他儿子14岁了,他们一直约定,孩子只能在周末玩两个小时的网络游戏。之前孩子遵守得很好,可是有一段时间,孩子总是半夜偷偷摸摸起来开电脑玩游戏。
搞得妈妈半夜不睡觉偷偷起来抓孩子,抓到孩子玩游戏了,又能怎么样呢?他不关,你拔了他的电源?妈妈确实拔了,孩子气得大发脾气,第二天开始不吃饭,不上学,逼得妈妈都快哭着求他了。
为什么孩子之前都能遵守约定,忽然之间不遵守了?中间发生了什么?妈妈拔个电源,孩子就气得不吃饭不上学,不用说,亲子关系一定存在很大的问题才会这样。
恰巧那个时间,我在当地开工作坊,那个妈妈上完课第一天回去,给孩子写了这样一封信:
宝贝,妈妈看到你这几天不吃饭,不上学,心里特别难受,也特别后悔,后悔那天不该简单粗暴的拔电源,如果我知道拔电源这件事会让你这么生气的话,我会想其他办法来和你沟通的。 说到沟通,妈妈今天参加了一个学习,学习如何做父母,我意识到过去对待你的方式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甚至有可能对你有很大伤害,在课堂上我哭了好几次。孩子,对不起,我没有学习过如何做妈妈,就做了你的妈妈,真的做得很不好,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要换种方式来爱你。 现在,虽然你已经长大了,妈妈还是想尝试换种方式来爱你,你愿意给妈妈这个机会吗?
爱你的妈妈
孩子收到信的当天就出来吃饭了,后来和妈妈沟通的时候,
孩子说这段时间在玩一个网络游戏,大家组团打怪,觉得很有意思,如果自己总是不参加的话,队里的人就会把自己踢掉,所以他才会晚上偷偷打游戏。
这就是孩子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说话不算话。而亲子关系又有问题,妈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电源拔了,孩子当然生气了。
妈妈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也表达了对孩子的担心之后,孩子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他说:我要和我们班的人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组队,这样我们就可以统一时间玩,也不会影响学习了。对了,我都玩过,他们还没完,我的级数比他们高,我可以当队长带他们玩了!
这就是妈妈愿意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自身的力量就出来了,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这是孩子说话不算话的四种基本的情况,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情况是我一时没有想到的。对于孩子说话不算话,还有几点是我要补充说明的:
第一,父母需要时刻自我觉知,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欢控制孩子,喜欢给孩子设置陷阱,逼迫孩子听话,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第二,看看自己有没有总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以至于孩子都忽略了别人,变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第三,父母是不是总是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看不见,以至于孩子用不好的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反复的背后,都是他在呼唤被爱,唯有以爱回应,才能收获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