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0.19)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通译】
孔子生病了,君王来探望他,孔子朝着东方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学究】
孔子生病的时候,君王前来探望,可见孔子的确在当时是君王最尊重的人,因为古时君王能前去探病的人一定不是一般的人。
当孔子得知这个消息后,疾病又很重,不能起来接待君王,为了不失礼仪,就躺在床上东望以待,身上披着朝服,把朝服的束腰带拖在地上,这样就不失礼仪地接待君王的莅临。
孔子的确是一个礼仪大师,无时无刻都想到礼节的重要性。可见只有心有礼仪,总能驾驭所有环节以保持优雅的姿态。
【原文】(10.20)
君命臣,不俟驾行矣。
【通译】
君王召见孔子,不等车马准备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学究】
君王召见孔子,那必定有大事要探讨,因为孔子很少去关注私事,所以君王召见必定要探讨礼仪这样的大事,所以孔子特别认真对待。
为何孔子会这样火急火燎还没等到车驾准备好就步行前去面见君王呢?即便你跑的再快,也没有车马跑得快,而且这里很明显是孔子先走,等到车驾赶上再坐车前往,那又何必如此急忙呢?这里说明孔子重君礼而忘私礼,也就是心中一直等待君王对礼仪的重视,只要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看到这一幕,孔子实在也是太不容易了。
【原文】(10.21)
入太庙,每事问。
【通译】
孔子在太庙内,每一件事都要过问。
【学究】
这事在《八佾》篇15章中有说到过。被人怀疑孔子是否真懂得礼仪。
链接上下文来解读这章文字。那就明确说到,孔子在太庙协助君王祭祀祖先的重视程度。每事问指的是在祭祀规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过问,目的是不让任何环节有疏忽,对于整个祭祀过程的要点,流程,注意事项,准备物品,人员职能和气势都精心准备。这是孔子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和清楚礼仪的全面。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社会的平衡和礼仪的推广,呕心沥血,只要是礼仪之事,必定亲力亲为,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