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说教育,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做最好的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呢?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各国迥异的教育文化,今天就以以色列为例,来谈谈看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以色列人包容失败,他们把失败看作是一次行不通的尝试,在失败后不是哭鼻子,而是反思、改进,并继续尝试下一次。在这个阶段中收获成长。这也是以色列能成为创业大国的基础,是15-16岁的孩子能成为一个个创业公司CEO的前提。
以色列教育家德隆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相信孩子可以自我管理。并开发出一些游戏—从随机的事物中建立联系,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以色列学校有多种风格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并坚持学习。
以上是片子中提到以色列教育的三个优势,那么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就是最好的教育呢?我看未必。首先,当以色列人从15-16岁就开始作为创业公司的创始人、CEO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依然坚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作业,他们懂得知识改变生活。那要将其放置于我国呢?当学生具备了一定思维条件,想去创业,并真的创办了一间公司的时候,是否还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这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其次,我们也曾经鼓励给予孩子自由,可真正放开之后,也见证了许许多多失败的例子,孩子成了无人过问,成绩一落千丈的“学困生”。
这又产生了另一个矛盾,为什么在人家国家实施好好的教育体系,搬到我国却往往不能收获其应有的效果呢?我看这就是国与国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经历了上千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骨子里缺乏对于上级的质疑能力、面对新事物勇于挑战的创新能力,而这就是需要一步步去改革、去改变的点,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对学生的新要求。现在的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圆,作为基础教育从业者就得从骨子里改变,给予学生更新之后的理念,才能逐步缩小我们与外国的思维差异。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呢?我认为要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我们所在的学区为例,这是一个回迁安置小区,学生素质较城区孩子有所不足,因而在教育教学上就需要慢慢将这些理念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并辅之以传统教育中的严格与严厉,这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教育,而是最适合的教育。外国的月亮放在我国也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才能真正服务于我们,为我们所用!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