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明清0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元璋是参加义军之后才取的官名,意为诛杀元朝的利器。果如其名,最终结束了元朝统治。

元末,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变本加厉兼并土地,剥削农民,不堪重压之下,农民起义彼伏此起,元军为镇压义军疲于奔命。然而,豪杰并起,纷纷割据称王,却唯独后起之秀朱元璋笑到最后,个中原因,应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治策略起决定作用。


来自百度

从地里位置上,在起义军建立的割据政权中,朱元璋的江南政权被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围在垓心,只要他不找事,其他友军忙于抵抗元军,是无暇顾及到他的。而他也在友军的“庇护”下,默默发展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元军在各个军阀打击之下,毫无战斗力,加上其内部斗争也你死我活,元朝的气数尽了。朱元璋翅膀渐硬,开始向“友军”磨刀霍霍。在朱元璋的部队攻克徽州后,儒生朱升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斗争策略。高筑墙,是要朱元璋巩固自己的辖地,筑牢应天府城墙,做好防御,继续壮大力量;广积粮,是要朱元璋准备好应付长期战争的物质条件。虽然大家都是反对元朝的武装力量,但是,当元朝灭亡时,各个政权之间必有一决雌雄的较量,丰富的物质储备为长期战斗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是取胜的法宝;缓称王,是要朱元璋闷头发大财,不图虚名利,最主要的是不要成为元朝重点打击的目标,不要成为其他割据政权防范的对象,尽量不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斗争策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朱元璋完全采纳了这一建议。

朱元璋正是坚持执行这一策略,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击败所有武装力量,统一中国建立两百多年的明朝基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