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恨》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剧本,写一对男女从邂逅到恋爱,最终分开的故事。
虞家茵是个独居上海的单身女子,在电影院里邂逅了开药厂的夏宗豫,后来到他的家里做了家庭教师,日久生情。但宗豫有个旧式婚姻的原配夫人,患肺病,也没感情,住在乡下。宗豫有意离婚后娶家茵,但家茵的老子和宗豫的老仆姚妈从中作梗,惹出了很多仇怨。家茵夹在中间,受着道德和情感的折磨,当得知原配夫人病重后,就毅然抛下恋情,离开了。
家茵是个小市民,对婚姻、爱情和未来没有什么想法,看电影算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半真半假。在电影院里遇到宗豫,暗示着这段感情也是电影而已,剧终散场,一切都成泡影。
她很美,张爱玲看了改编的电影《不了情》后,说女主角因为冷,没有脱大衣,身材没显出来,不够美,说明她对美要求有多高,不但脸要美,身材也要好。第一次见到家茵的宗豫,在昏暗灯光下,一定被她的美吸引,只是没机会讲。小蛮,宗豫的女儿,也爱她的美,喜欢和她作伴。她的老子多年不见,一见面,也说她长得这么美,心里就起了歹念。长得美,是好事,也是麻烦。
家茵对人对事没有主见,遇到爱的,不敢争取;遇到恨的,也没勇气一刀两断。但这种事情,本来也就两难。为了自己的爱情,让另一个女人多受痛苦,这样不道德;可是顾全别人,隐忍退让,最终是亲者痛仇者快,一肚子窝囊。
家茵和宗豫的每次见面,淡得清汤寡水,在宗豫的家里、家茵的陋室、电影院,都只是琐碎的家常,顶多是富有暗喻的算命,也没有怎么惊心动魄。一点点的相处,一丝丝的好感,相互偎依取暖,看似理所应当,最后却走到违背常理的路上。
按常理,爱就在一起,恨就离开,结果,家茵为了爱离开了,相爱的人只留下“多少恨”。这个词真的很难理解是说给谁的,按说,只有家茵的老子可恨,姚妈、原配夫人和小女孩儿小蛮都是可怜人,哪有那么多的恨呢?怪不得电影要改成“不了情”,这就容易懂了,家茵和宗豫是有情的,如果有机缘,还能终成正果,因为原配的夫人要死了,宗豫对她也没断情。
或者,是两人的情谊还不够,总要经过像简爱离开圣费尔德,罗切斯特瞎了眼、死了原配,才能再回来复合。
不过,张爱玲小说高明的地方,就是没这些大道理,推不出什么因果报应,这可能就是“上帝视角”吧?上帝视角,像非洲草原上的摄影师,看着狮子捕猎,成功失败都是自然而然,人的生活这样看起来也没什么固定的方向,随波逐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