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中冯化成关于“孝”有这样一段话语。
“自古以来,孝分两种: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对于周家来说,无疑:周秉坤生活在小城市,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百姓生活,母亲脑溢血瘫在床上时,伺候在母亲身边,是为养口体;周秉义和周蓉考上北大,一个走仕途,一个搞教育,几年难得团聚,母亲病在床上,也无法倒杯水、端碗饭,但撑门面、名声好,是为养心智。
作为父母,子女中既有养口体的,又有养心智的,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2014年年底,在浙江东阳务工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得到消息后,在福建工作的我急忙向领导说明情况,填写请假单。那时,妻子正怀着身孕,离预产期还有两个多月。担心妻子情绪波动,我瞒着妻子,独自赶往东阳。
事假批准后,对比了火车和汽车出发及到达的时间,我随手拿了两件换洗衣服就赶往汽车站,终于在发车前赶上了当晚开往浙江东阳的大巴。
大巴行进的路上,母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帧一帧,那么清晰、那么真实的轮番在眼前循环播放……
母亲向来与人为善,事事都是宁愿自己吃亏,从来没和邻里乡亲吵过嘴,口碑极好。
都说好人有好报,您这样的好人,怎就摊上了脑溢血这样的事!
老天爷,你不公啊!
母亲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意识清不清醒?需不需要手术?多久能醒过来?还能不能认出我?还能不能站起来?将来生活能不能自理?
车走了一路,这些问题在脑子里闪了一路,脑溢血可能引发的后遗症在眼前闪了一路,眼泪也流了一路……
凌晨四点多,大巴到达东阳汽车站。一下车,猛地被迎面刮来的风冻得打个哆嗦。是啊,12月的东阳不比福建,已经入冬了。紧了紧外套,一路小跑,奔向医院。
到护士站问了母亲的病房,推门进去,里面没开灯,只能依稀看到有两张病床,一时我竟分不出来哪张床上躺着的是母亲。
想开灯,又怕突然亮起的灯光刺到病人的眼睛;想用手机上的手电,又怕离得太近,吓到病人。
最后,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窗帘。凌晨五点多的天,还是黑着,但路灯散发出来幽暗的光,给病房增添了一丝丝明亮。我扭头看着病床,又把窗帘全部拉开,借着这幽暗的光,我分辨出了母亲!
身体半躺半靠在病床上,头上缠着纱布,手背上的胶布提醒我母亲还在输液。面容依然那么慈祥,只是偶尔眉头会皱一下,是不是很疼?
我就那么站着,看着母亲。“明年我就要做奶奶了,今年再做最后一年,明年就去帮你带孩子!”几个月前,母亲的话又在耳边响起,眼睛又迷糊了……
突然,我听到母亲叫我的小名。我以为是幻觉,再一听,千真万确是母亲在叫我!真的是母亲在叫我!母亲微微睁开了眼,正看着我!母亲还能认出我!还能认出我!
我赶紧答应着走上前,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还像以前一样温暖!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手在用力握住我!
“别哭,别哭,儿子。”我没来得及安慰母亲,倒是母亲先开口安慰我!
“就是突然头晕,一下就倒地上了。”
“这下把所有计划都打乱了,妈妈不能帮你带孩子了,你们什么都要靠自己了。”
“医生说不用手术,你带妈妈回老家。”
……
父亲走进病房,和我说了母亲的具体情况,又找医生了解了病情。商量决定不做手术,先转回老家县城医院。
妹妹和准妹夫从上海赶过来。一边联系在老家医院工作的同学,让他帮忙安排救护车来接母亲回去;一边办理出院手续,收拾整理物品,父母在这务工十几年,也是一个家了,拣些重要的物品打包。
到了县城医院,同学已经帮忙联系了主治医师,安排好了病房,一切都有条不紊。
7天的事假过得很快,家中的事还没完全安排好,假期就要到了。
返回单位的那天,松开母亲双手的那一刻,扭头走出病房的那一刻,踏上火车的那一刹,心里极度内疚、极度愧疚。
脑溢血,就是高血压引起的。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让母亲量下血压,要不然,母亲就不会遭这样的罪。做儿子的,是养了口体,还是养了心智?
一晃,都过去7年多了。这期间,因为工作关系,父母都是妹妹妹夫在照顾,并且照顾得很好。妹妹妹夫不仅养口体,也养心智!谢谢你们!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愿母亲生日快乐,身体棒棒,健康长寿!
给儿子养口体和养心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