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我的光中岁月

那年夏末,我怀揣着毕业证书与另外十二名应届毕业生踏入了光明中学的校门。那时我们被安排住的黄楼,红砖斑驳却缀满藤蔓,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拢入怀中。楼前的老榕树筛下细碎的光影,仿佛在预言:这里将成为我们青春最炽热的注脚。

彼时带高一


一、初为人师:从青涩到笃定的蜕变初到光中,我被分配到高中部任教化学。同行的伙伴们在初中纷纷挑起班主任的重担,唯独我被“闲置”一旁。失落如潮水般涌来,我甚至私下问领导:“为何不让我带班?”后来才懂,这份“优待”是前辈的温柔——他们想让我先站稳讲台。于是,我日日埋首备课,将元素周期表化作星辰,让化学反应演绎成故事。转机始于一场教学比赛。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我捧回了一等奖的奖杯。领导拍着我的肩说:“明年初三毕业班,你来带!”彼时的我,像一名莽撞的士兵,扛起战旗便冲向前线。第一次统考成绩揭晓,三个班级的分数如冷水浇头。深夜,我伏案逐题分析试卷,白天找学生谈心,追着老教师听课,甚至跨校“偷师”。渐渐地,课堂上的笑声多了,学生的竞赛奖状贴满了办公室的墙面。竞赛荣获优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从区级到市级再到国家级,从“深圳市优秀教师”到“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再到“高考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背后,是无数个与星光相伴的夜晚。

给高二学生上课

二、复办高中:拓荒者的星辰与泥泞2006年,光中迎来历史性转折——复办高中。首届六个班级、三百二十张课桌,承载着整个光明街道的期待。我担任首届高中部年级长,带着一群初出茅庐的班主任,开启了“拓荒”之旅。生源薄弱、习惯散漫、成绩参差……难题接踵而至。晨光未露,我们已带学生奔跑在操场;夜色深沉,仍穿梭于宿舍查寝。有位年轻班主任累得蹲在走廊抹泪,却咬牙说:“再难也要把孩子们送进大学!”三年寒暑,首届高考终迎捷报。此后,招生规模从六班扩至十二班,高考超越奖的牌匾年年高悬。那些年,我们像园丁修剪枝桠,将顽石琢成美玉;亦如摆渡人,在激流中托起一叶叶扁舟。

给生学讲话

开家长会

三、校园絮语:草木情深,岁月可亲若说光中是一幅长卷,草木定是最温柔的笔触。雨伞树擎起绿荫,凤凰木燃作晚霞,操场跑道上的脚印串联成时光的项链。每日四圈夜跑,我在此丈量了十八载春秋。同事们笑言:“刘老师跑过的路,可绕赤道一圈!”运动场上,台球撞击声、羽毛球划空声、棋局落子声,交织成教工生活的交响曲。身体硬朗了,心也更贴近了。最难忘那方碧水池塘。锦鲤曳尾,搅碎一池鎏金,粼粼波光中映着少年捧书的身影。曾有学生问我:“老师,记住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用?”我指向池面:“你看,水和阳光本不相干,但有了叶绿体,它们便能孕育生命。学习亦是如此——知识终将在某个时刻,点亮你人生的光合作用。”

锦鲤池

四、离别寄情:此心安处是吾乡2021年,调令下达。收拾行囊时,往事如潮翻涌。我提笔写下:“光中啊,我曾是您怀中看云的人,而今却成了远行的云。”黄楼的砖瓦记得我的青涩,操场的长风听过我的誓言,连廊的藤蔓缠绕着半生悲欢。教师大会上,我终究缺席——怕泪落成雨,淋湿了道别。同事们总笑我“煽情”,可谁不曾将青春典藏于此?那些晨昏颠倒的岁月,那些与孩子们并肩鏖战的日夜,早已化作血脉中的烙印。离校前夜,我轻抚办公室门牌,恍然听见旧时光在低语:“你好了,我才会好。”五、后记:光中精神,薪火长明三十载光阴,我从稚嫩教师成长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光中亦从一隅小校蜕变为教育高地。变的是规模与荣誉,不变的是那份“铁杵磨针”的韧劲。如今的校园,教官与宿管分担了琐碎,智能设备装点了课堂,但晨跑的脚步声依然铿锵,晚自习的灯火依旧明亮。校庆之际,仰望南边那片熟悉的天空,惟愿光中如凤凰木,岁岁花开灼灼;愿同仁们身体康健,笑看桃李成蹊;愿莘莘学子以梦为马,奔向星辰大海。此去经年,山高水长,光中永远是故乡。   

高中部教学楼

课间操讲话

期末我们仨检查完所有课室宿舍准备放假

高三毕业照之后留影



                                                           

2025年4月24日供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